第195部分(第2/4 頁)
平郡戶曹典史賈泛、原陽平郡治曹典史陳寥、原東陽武縣戶曹主薄章赫、原河務局僉事員外郎崔禮等十九人為從犯,數罪歸一。皆判絞刑。家屬徒西州伊寧郡。配駐防廂軍為奴三十年。
原陽平郡郡檢察官兊夫。原冀州刺史府治曹僉事柳蕣等三十九人,連坐瀆職,判閤家徒羌州青海郡,配駐防廂軍為奴二十年。
更有牽連的官吏上百人,連坐瀆職,判決不一。
原河務局主事郎中郝、冀州刺史袁方平、冀州州檢察官張科等十一人,連坐失職。判奪職。
看到判決結果,百姓們一片叫好聲,各報刊也是熱烈讚揚,唯獨《冀州政報》有點酸澀地說道:“濟南郡判官在歷城一紙判書,冀州正六品以上的官吏去了十餘位,正九品以上的官員更是去了上百位。正是律法如爐,官吏百姓無論高低,都是爐中的一塊鐵。”
而中書行省和門下行省聯合調查組把查到的證據移交給了檢察官宋彥。便回了長安。各向自己所屬的行省遞交了報告。
中書行省根據這份報告把王猛、樸、張壽和屬下的十三位侍郎全部“請到”了憲臺,一頓質詢,把王猛地臉都問青了。而他手下“十三金剛”站在旁邊,臉如灰色。倒是樸、張壽兩人臉皮夠厚,反正有人在上面頂雷,於是便面無表情地站在一邊。最後,當著王猛和“十三金剛”地面,全體透過了一項“失察記過案”,提請大將軍對尚書行省全體進行訓斥和處罰。
還沒等王猛等人反應過來,門下行省也來請他們過去了。又是一頓質詢,把王猛和錢富貴問得臉色青灰。尤其是錢富貴,更是心裡在罵娘,我招誰惹誰了?好容易把今年地“秋計”給熬過去了,又出這麼一檔子事情,明年“春計”我還不得被這些奉議郎剝下一層皮。得,回去我給好好找找各州郡的麻煩。
最後,門下行省當著王猛等人的面,審閱了中書行省的“失察記過案”,一致同意立即呈遞給大將軍。
這日,王猛、樸、張壽三位尚書行省官員,陪同車胤、毛穆之等人拜見曾華,檢討這次事件。
王猛首先站起身來,對自己做出檢討。
曾華聽完之後平和地說道:“景略先生不要過於自責。貪官惡吏哪朝哪代都有,要是我北府沒有,那才是真的有問題了。”
“我唯一擔心的是該如何去發現貪官惡吏和他們犯下的事情。檢察官宋彥是因為職責所在,這才細細勘察;巡視御史是因為出於對灌斐等人地厭惡才上書一本,不如說他是出於北府官吏的榮譽感,痛恨這些害群之馬;《兗州政報》出於正義公理,這才以輿論民意過問此案。”曾華扳著手指頭說道。
“職責、榮譽感、公理,我很高興這三項都發揮了作用。”曾華感嘆道,“自古以來總是天作災人為禍。我們不但要防天災,還要治人禍!”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在這次案件裡,全是以法部檢察官為主導,中書行省和門下行省只是配合跟隨而已。幸好宋檢察官是個肅正嚴明的人,可要是和陽平郡檢察官中的那兩位一樣,這案子還會如此輕易破嗎?”曾華突然轉言道。
聽到這裡,眾人心裡各有滋味。王猛等尚書行省官員心中暗暗叫苦,中書行省和門下行省已經把自己們折騰得夠嗆了,難道大將軍還要給這兩個官署增加許可權?而車胤和毛穆之卻是心裡暗自竊喜。
“中書行省要好好考慮一下如何監督各地地方,這尚書行省就在你們眼皮底下,不怕耍花樣。倒是各州郡。你們要多費心,加強監察。”曾華說道。
“是的大將軍,我回去和朝議郎們好好商量一下,看能否立條律法,在各州設議政會,以行使監察權。我等已經知道,光靠都察院還是有所欠缺。”車胤答道。
“如何去做是你們中書行省地事情,我不會去幹涉的。”曾華笑著答道。自從北府三省設立之後。曾華基本上就不干涉三省的事務。除了批准門下行省轉來地律法草案外。更多地時間花在各國學和樞密院裡去了,更關心軍事和跟國學學子、學士們交流。但是沒人敢輕視這位北府的最高統治者。
“還有你們這次門下省,在這次案件中發揮的作用實在是太少了。你們地奉議郎都是各郡推舉地,在各地都有自己地耳目。武生先生,你要他們和自己地屬地多通訊息,多瞭解地方民情政事。我看那兩位從陽平郡推舉來的奉議郎也有責任,如此大的事情。做為當地人他們居然一點訊息都沒有聽到嗎?還有你們的審計署,不要總是盯住長安,還要分道四處審計。這件案子並不複雜,要是你們審計署能多花點心思在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