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3/4 頁)
太少了,恐有變故。”姚晨想到了另外一點。
“老姚,我們海軍在江左三吳這一帶有多少艦船?”尹慎出聲問道。
“有我們近海第三艦隊,就駐紮定海,還有去年組建的第四艦隊,說是要調防南下,護衛寧波到番禺的海路安全,第一支隊現在在錢塘補給,這幫小子,都住了快半個月了,還不知道繼續趕路;第二支隊據說前日已抵達京口,準備補給。第三、四支隊還在青島,不過現在應該已經南下了。還有遠海第二艦隊,這些王八蛋從威海出發,晃了半年才晃到廣州港。”姚晨扳著手指頭算道。“近海第三艦隊和第四艦隊都是滿編艦隊,各有戰艇一百二十艘,運輸艇四十艘,分成四個支隊。第四艦隊有兩個作戰支隊在京口和錢塘,而第三艦隊全在寧波定海。”尹慎接著說道。
“對啊,這個帳我會算呀。”姚晨還是沒有反應過來,而已經反應過來的曾和陽瑤卻都笑了。
“我們海軍一艘戰艇有多少衝鋒隊和水手?”尹慎繼續問道。
“一級戰艇只有一隊衝鋒隊和一百名水手,二級戰艇有兩隊衝鋒隊和一百六十名水手,三級戰艇有一屯和三百二十名水手,他,”姚晨一下子明白過來,“光是我們第三艦隊就有一萬餘名衝鋒隊,還有上萬水手,這些水手可是我們衝鋒隊的輔助兵,照樣能掄刀子。照這麼說第四艦隊也有五千衝鋒隊在錢塘和京口水面上?”
北府近海艦隊地戰艇現在是越來越完善了。劃分得也越來越細。一級戰艇是雙層單槳座戰艦,掛兩面三角帆(這裡的三角帆是主角發明地,不是從阿拉伯地區引進的)長六十米。寬六米,帆槳並用,水手有六十名划槳手,二十名操帆手。二十名甲板水手和舵手等,划槳最高航速可達12公里,順風最高航速可達20公里以上,所以也叫快船戰艇,是艦隊的主力。二級戰艇是三層雙漿座戰艇,掛三面三角帆,艇首除了有撞角外還有一個圓形高樓,和江左水師的樓船相似,上有弩炮、床弩各三座。長一百米到一百二十米。寬八到十米,船每邊各有兩排船槳,所有水手中有一百二十名划槳手,三十名操帆手和三十名其餘水手,也叫中船戰艇。
三級戰艇是四層三漿座戰艇,長一百五十米,寬十二米。掛三面三角帆,而且艇首艇尾各有一個高樓。上有弩炮、床弩各五座,每邊各有三排船槳,水手中有二百六十名划槳手,三十名操帆手和三十名其餘水手。三級戰艇一般做為艦隊旗艦,數量極少。幾乎每一支隊只有三、四艘。
在北府海軍軍制中。水兵除了操縱弩炮,接舷廝殺外。也能操帆划槳;而水手除了划槳操帆外,也能持械拼殺,只是平時各專不一,到了戰場就需要互相配合,奮力殺敵了。曾、尹慎、陽瑤曾經就接受過正兒八經地海軍訓練,首先是划槳,北府海軍划槳可不是胡亂划槳,最重要地是強調整齊劃一,嚴格按照口令來動作,二是練好標準動作,因為划槳是力氣活,必須學會標準動作,掌握其中訣竅,這樣就既能劃好漿,又可以省力氣。接著是刷甲板,操帆,捆綁繩索等等,三人對那一套嚴酷地軍事訓練還記憶猶新。
曾華可以說在北府海軍上花費了心計,十幾年終於建設成了這一支當時世界規模最大地艦隊。也正因為這支艦隊規模巨大,組織周密,所以當瓦勒良見到這支艦隊時,都不由為之震撼,驚歎東方帝國地國力為何如此雄厚。因為羅馬帝國與死敵迦太基海軍大比拼時雖然多是三列戰船和五列戰艦(即三排船槳和五排船槳),但是兩軍加在一起不到三百艘,而北府近海艦隊現在就有四支艦隊,戰艇五百餘艘。
這支龐大的艦隊在江左和天下人的視線外逐漸強大,先是在青州半島、遼東半島之間蹣跚學步,然後在攻打漢陽半島時迅速成長,最後在東瀛諸島地戰事中成熟。現在也是讓天下見識它威武的時候了。
而北府這次將近海艦隊南調是花了一番苦心的,經過十餘年的經營,從黑水到交州,整個漫長的海岸線都在北府虎視之下。江左朝廷除了在江陵、建康到京口一線保持一支長江水師外,基本上已經將東邊大海的“制海權”無可奈何地拱手讓給了北府。
北府在江左建設了一連串的港口,做為海軍的據點和跳板。而北府海軍在江左最大的軍事基地卻在寧波港對面地定海港。那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海島,方圓數百里的地盤足有容納數萬軍士,而嚴密的守衛警戒使得這裡非常神秘,江左根本沒有人知道這裡的情況,更不會知道這裡居然聚集了兩萬多海軍軍士,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寧波港一千餘的維持治安地軍士。
曾四人好生盤算推演了一下,覺得只要三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