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第4/4 頁)
牌,多少能與趙昭**,至少可以保全最起碼的平安。
但是現在,一無所有了,完全處在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沒了曹氏和趙福康,拿什麼威脅趙昭?沒了狄詠,誰來為她做最後的抵抗?孫子尚未登基,拿什麼與趙昭交換?
地位崇高,自信強大的高太后,終於還是有些不安,開始有恐懼漫上心頭。
趙昭進城了,沒有經過激勵的戰鬥,兵不血刃進了汴京城。
形勢讓許多的官員和將領都有想法,尤其是主將郭逵,他的信心早已鬆動,有投誠秦王的打算。
以他的身份,投誠之後,秦王也不會虧待的。只不過惟一需要顧慮的就是狄詠,有他在,自己的許多行為就會受到限制。
郭逵不敢輕舉妄動,直到有人帶來狄詠答應投誠的訊息後,才開始行動。
狄詠是受到了父親狄青那一番勸說之後,當頭棒喝,最終做出了決定。
事到如今,只能有選擇也有放棄了。
他選擇了大義,選擇了父子之情,放棄了狹隘恩情與愚忠,所幸並未因此失去夫妻之情。
趙昭接受了郭逵和狄詠的投誠,但是為了穩妥起見,並未第一時間進城。
越是緊要關頭越是要小心,詐降這種事必須要提防,趙昭不想大河過了千千萬,在陰溝裡翻船。
於是乎,趙昭派出了手下親信將領施劍飛率軍入城,首先要接管汴京城。
施劍飛年歲不大,與趙昭相差不多,乃是秦鳳路人,幼年隨父親遷到長安居住。小時候受到不錯的啟蒙教育,考中進士到東華門外狀元唱名,曾是施劍飛最大的心願。
可惜天意弄人,十七歲考上秀才之後,他家就突然遭遇變故。其父經商失敗,家道突然中落。
施劍飛的讀書科舉之路受阻,無奈之下,與大部分的關隴男子選擇了相同的道路,加入西軍。
讀過書的將士到底不一般,見識更遠,一旦有機會,也就更容易出頭。幾年下來,施劍飛本來已經混到了昭武校尉的級別,後來在西軍對西夏的幾次戰役中,表現格外出色,立下赫赫戰功。
若只是有功,趙昭只會獎賞,不至於看得如此之重。
關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