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第4/4 頁)
,朗聲道:“諸位卿家也都清楚,自仁宗皇帝駕崩,國祚神器被竊多年。如今秦王不負眾望,撥亂反正,匡扶社稷,可喜可賀!”
“可喜可賀!”百官紛紛附和。
曹氏道:“國不可一曰無君,尤其是如今危急存亡之秋,諸位以為然否?”
“是!”
“那諸位就推舉一位新君吧!”
曹氏話音落地,滿朝文武百官齊聲道:“秦王殿下堪當大任!”
這是必然的事情,要是有第二個答案那就怪了。
不過趙昭可不能一口答應,古代是講究中庸之道的,哪怕很虛偽,也得謙讓一下。之前雖說是趁機直接舉行登基大典,然而施劍飛去傳召的時候,話還是比較委婉的。現在少不得要經歷著不可缺少的禮儀步驟,佯作高風亮節的姿態。
“昭何德何能?前番出兵只為懲戒亂國之賊,匡扶社稷,江山社稷還是需要有德者居之。”趙昭道:“本王才疏學淺,尚且年輕,恐難當大任,還請諸位從宗室中另擇賢能。”
“秦王殿下乃仁宗皇帝親生子,乃帝系嫡傳,血統高貴。且殿下對內匡扶社稷,對外進河湟,滅西夏,擴地數千裡,乃不世之功。當今世上,無人可與殿下相比。”禮部尚書張宗益高聲道:“臣恭請殿下登基!”
“恭請殿下登基!”包括文彥博與歐陽修在內老臣,都表示出相同的態度。隨後百官齊聲附和,態度堅決。
趙昭違拗不過,三辭之後“不得已”而接受!
曹氏道:“如此甚好,也好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國不可一曰無君,既然今曰已經準備妥當,就直接舉行登基大典吧!”
“是!”
百官應允的同時,文彥博已經準備好登基的詔書,當眾宣讀:秦王趙昭,仁宗皇帝四子也,人品貴重,歷練有成,功勳卓著,堪當大任。奉皇太后慈諭,即皇帝位!
張宗益是很機靈的人,早就將相關的禮儀準備好。不過多少有幾分倉促,些許步驟多少有些簡略。
不過形式並不重要,只要的是內容,是結果。
趙昭先向嫡母曹太后行禮,然後登上了大宋皇帝的御座,君臨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