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第3/4 頁)
好說的!
於是乎,給趙頊和高滔滔下了最後通牒,內容很簡單。如果他們執迷不悟,依舊負隅頑抗,那麼攻破汴京之曰,他們一家一個不留,所有的榮譽和尊嚴都將會被剝奪,青史除名,遺臭萬年。
這是最後的通牒,限期五曰之內答覆的,若是沒有結果,就會大舉攻城。
高滔滔接到這所謂的最後通牒,勃然大怒,趙昭這是做什麼?威脅人嗎?
“我倒是要看看,他攻破汴京之後能怎麼樣?還真是大言不慚!”趙顥憤憤不平,許久之後才發現自己言辭似乎有漏洞,急忙改口道:“以他們的本事,想要攻破汴京?做夢吧!
他也不知道這算不算自信,只是唯有如此說,嘴上才能舒服點,心裡多少也有安穩的感覺。”
韓琦很無奈,這個時候他已經沒辦法多說任何一句話了。說什麼都沒有意義,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事已至此,一切都聽高滔滔的,太后與官家說怎麼樣就怎麼辦?他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了,哪怕是人生會有汙點,但是氣節不能變。韓相公想要體面地死去,不想死的太卑微,太窩囊!
對於趙顥的態度,他也完全是睜隻眼閉隻眼了,說實話他現在倒是有些體諒趙頊了,覺得這位官家有些可悲,有些可憐!
粗重的呼吸之後,趙頊連勝咳嗽,彷彿一口氣憋屈在心裡,已經吐不出來。
生命即將結束,趙頊知道自己的生命真的走到了盡頭,也許過不了今晚。
他強忍疼痛,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母后,要不就退位吧,事已至此,汴京遲早保不住了,到時候”趙頊現在不是懦弱,也沒有意氣用事,他只是單純的害怕。
害怕失去,害怕妻兒會遭遇悲慘的命運。人之將死,富貴榮華,帝王基業還重要嗎?其實和多說人一樣都有些虛幻。按理說,對一個皇帝而言,他最應該**心的該是江山社稷。但趙頊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江山,也就沒什麼好**心的。
現在最緊要,最讓人放心不小的就是妻兒,尤其是四個年幼的兒子。對於趙昭提出的最後通牒,他內裡心實質上是願意接受的。
趙昭的話是可信的,這是他的直覺,趙頊也不得不佩服,趙昭做事的確是光明磊落。
何況自己要是退位,無論是這份恩德,還是從形式上而言,對大宋,對他總是有好處的。自己的兒子應該能因此保住姓命和地位,否則趙昭就要被天下人所責備,厭惡,這就是**的力量。
但這件事已經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決定了,必須要經過母后高滔滔的同意。
趙頊已經不是在商量,更大程度上,他倒像是在哀求!
“趙昭能真正饒過他們嗎?”高滔滔冷冷一笑道:“你放心,我會將你的第九子趙佶送去民間寄養的,即便所有人都出事了,他也會安然無恙長大,為你留下一脈香火的。”
對高滔滔而言,從幾十年前開始,這件事就註定沒有回頭路,不可能再有改變。一條道走到黑,是一個合格陰謀家該有的擔當和勇氣。
高滔滔起身離開了,只留下一聲淡淡的嘆息。與此同時,趙頊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最後一絲神采從天地間飄過,也不知是憂心忡忡,還是欣慰離開?
漸漸的消散,最終黯淡無光!(未完待續。)
第六九七章 汴京喋血夜
趙頊駕崩了!
姑且用“駕崩”這個帝王專屬詞彙吧,畢竟此刻,他還是大宋王朝名義上的皇帝。
臨死之際,他到底想要做什麼人,除了皇太后高滔滔,外人無從得知。
只知道趙頊死的時候,眼睛睜的很大,彷彿是死不瞑目。
這樣重大的事情根本瞞不住,當天訊息就傳遍了整個汴京城。
趙頊之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自從他昏迷不醒,骨肉如柴地最後以此出現在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他命不久矣。
盡然在意料之中,可當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給人滿心裡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無論如何,他都曾是一代帝王,統御大宋王朝七個年頭。百官與臣民或許並不喜歡他,甚至反感,但是對其保持了最起碼的尊敬。
如今他死了,首先聳動的是百官。畢竟有一部分人是趙頊提拔起來的,這些年受其恩惠,還是心懷感激的。只要趙頊在,哪怕形勢惡劣到了極點,他們仍然堅持著。如果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幫幫他,盡最後一分愚忠。
可惜他死了,對於一大部分觀望的人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