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2/4 頁)
一無所知啊,就這樣還把吐蕃定為下一個要攻打的目標,我怕你有去無回啊!他道:“這個嘛我指的是強大地吐蕃王朝崩潰了,現在的是軟弱地吐蕃國!”
莫啟哲一聽高興了。道:“軟弱的吐蕃國!太好了,我最喜歡軟弱的國家,不過吐蕃有多軟弱呢?”
張舜民道:“很弱很弱。照咱們大梁來說,她是弱得不象話了!”接著,他為莫啟哲詳細解說起來。
原來,宋時的吐蕃王國早已不復昔日的輝煌,種族分散,不相統一。直到廝羅時代才又基本上統一起來,但其實力不可忽視,吐蕃國又與西夏連年戰爭。西夏完全佔領河西走廊後,對過往商人收取沉重地過路費,“夏國將吏率十中取一,擇其上品,商人苦之”。因此,來往於宋朝和西域的商隊和貢使只得繞道青唐。改走青海故道。當時,在青唐城東就居住著好幾百家往來做生意地于闐、回鶻商人。所以《宋史。吐蕃傳》說:“廝居鄯州,西有臨谷城通青海,高昌諸國商人皆趨鄯州貿易,以故富強。”
吐蕃和西夏搶生意,故此富強起來,但是西夏當然不能讓了,兩國這才連年打仗,不過西夏大多數時候都是佔上風的!在北宋滅亡前,吐蕃國內訌,國勢衰落,北宋趁火打劫,攻佔了吐蕃的青唐地區,並設立鄯州,後來又改名叫做西寧州。
北宋滅亡,金國又奪取了西寧州,可不久金國在中原地領地又被莫啟哲攻佔,退離了西寧州,這西寧州一下子就成了無主之地,西夏趁機奪取。可偏巧的是,由於李肉人這個大草包的關係,西夏軍遭到重創,廝的後裔趙懷恩自立為吐蕃國王,領著青唐羌的勇士又奪回了西寧州,並把西寧州又改回了原來地名字,即青唐城,以些表示吐蕃重新復國莫啟哲聽張舜民講到這裡,奇怪地道:“吐蕃的國王叫趙懷恩?他是宋國人啊?”
張舜民搖頭道:“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唐羌,趙懷恩這個名字是北宋朝廷賜地,因為吐蕃內亂之後,各地部落酋長紛紛自立為王,大權旁落,北宋的陝西經制使錢蓋尋找到了廝的後裔,立他為王,並給他取了個漢人的名字。所以大王需知,北宋是你滅的,趙懷恩感念北宋立他為王的恩情,對你定是極為不滿,我們和吐蕃國其實是敵國!”
莫啟哲笑道:“聽你這麼一說,吐蕃國國內可不太平啊,割據勢力強大,那中央朝廷必弱!原來你說的弱是這麼個弱法,我還以為是他們兵少呢!”
張舜民道:“所以都元帥要去吐蕃尋找治病的良藥,一定要秘密進行,如果讓他們地國王知道了,那是必會阻撓的,肯定不能讓你治好病。”
莫啟哲想了想,道:“我本來也沒想直接攻打,在大理時因為不明情況便開戰,結果吃了大虧,我可不想再重蹈覆轍了,還是穩妥一些吧,先去畫行軍地圖,然後揮軍攻打!”
“都元帥是要親自去嗎?”
“你說的這是廢話,我雖不想事必躬親,可我不去,那藥找著也用不上啊!”莫啟哲揮了揮手,對張舜民道:“你去組建一支商隊,多找些吐蕃人喜歡的商品給我帶上,這回我要做一把大商人!”
張舜民點頭答應,去準備了。
溫熙一直都躲在裡屋,見外臣走了,她才出來,對莫啟哲道:“相公,你這次去吐蕃,帶明教那些人同去嗎?我挺討厭他們的。你還是不要帶他們去了。”
莫啟哲咳嗽了兩聲,笑道:“你是討厭他們教主一個人吧!好啊,不帶就不帶,我請明教地高手去救陸游他們,春風又要去廣州設立總壇,你叫她跟著我,她都不會跟著。以為她會象你一樣纏著我嗎?”
溫熙這才高興起來,春風雖然救了她的性命,那以後報答就是,至於春風總是跟在相公身邊,確實讓她不爽。反正不論是誰,只要是個女人在莫啟哲身邊,她都會不爽!
隨後幾日,莫啟哲把明教眾高手派了出去,只留那名醫一人相隨。又把在他走後地各項事宜外理好,這才帶了十萬驃騎兵西去吐蕃,他不敢帶太多計程車兵靠近吐蕃邊境。怕引起吐蕃各部的警惕,屯兵在國境,毫無疑問就是要入侵,那吐蕃國還不得也把軍隊開過來啊!要開戰就最好是進行突然襲擊,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到了邊境之後,驃騎軍分散駐軍,各立大營,莫啟哲則帶著蕭仲恭和韓企先以行商為名。進入了吐蕃國內。這一日,莫啟哲笑著對那位明教神醫道:“我說神醫老兄,你是不是姓胡啊?我和你相識多日,可你卻總不來見我,也不和我地將軍們說話。這是為何?”
神醫道:“我不是不和都元帥說話,我是想不出要說什麼。跟你無話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