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1/4 頁)
會場上出現了短暫的議論聲音,坐在周邊靠牆壁的那些軍事長官們都在交頭接耳的議論著。他們做為核心人物,參與了最高決策的定論,理所當然提前是做過一番準備的。他們在私下的時候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甚至在沒有來到漢口之前,也已經與督軍大人們溝通了一番。在他們看來,目前推翻皖系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最快最有效的依然是武力解決了。
這時,吳佩孚先說了話。他神色顯得很正經,就像是在指揮一場大戰前的講話一般,他說道:“曹司令,以目前皖系苟延殘喘的局勢,我們可以以皖系與日本人勾結的事情為理由。要求皖系立刻解除北京政權,由我們直系重新對國務院、總統府進行選舉。”
“要求?”王佔元冷冷的笑了笑,他沒等吳佩孚把話說完,就打斷了說道,“先前皖系政治危機最厲害的時候,有多少人要求段祺瑞辭職?國務院、總統府還有北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的官員,辭職了那麼多人來威脅段祺瑞,可是這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有什麼結果呢?”
吳佩孚冷著臉色瞪了王佔元一眼,冷冷的說道:“我還沒把話說完呢!”
王佔元雖然是一個萬金油,但是在歷史上好幾次都與直系的領袖人物發生摩擦,先是與曹錕,後是與吳佩孚。到後來王佔元他湖北督軍的身份,還是讓吳佩孚給交代了。可以想象的到,也許王佔元與吳佩孚的矛盾就是從日常的小事情當中積累起來的。
王佔元沒有說話,臉上盡是顯得無所謂。
吳佩孚接著說道:“以皖系目前的樣子,他們的政治危機正在處於緩和的狀態,所以讓他們交出政權,他們一定會拒絕的。我的意思很簡單,最終我們還是得以武裝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次行動畢竟是牽扯到了國家政權,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來發兵出師。這個正當的理由剛才我已經說過了。就是拿皖系與日本的關係來做文章。”
李純和陳光遠都相繼的微微的點了點頭,看樣子他們是對吳佩孚的意思感到略同。其實眼下針對皖系的推翻手段,無法就是威脅和動武了,這已經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了。
一旁坐在外圍的軍官們,他們依然還在小聲的討論的。雖然吳佩孚的提議是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只是採取軍事行動是大事,總得要精心慎重的推敲一下。
曹錕在這個時候微微的皺了皺眉宇,說道:“子玉,我覺得你的想法確實符合我們現在的大局方針,可是。,只是我總覺得用皖系與日本人勾結的這個理由,似乎不太好吧。前一陣子正是因為皖系和日本人借貸軍火的事情敗露了,導致了他們皖系政權的政治危機。可是眼下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皖系與日本人勾結這個理由只怕效果也不好呀。畢竟咱們這次如果真要的進行軍事行動威逼皖系政權,這可是全國性的大事呀!”
“曹司令所言極是,是在下草率了。”吳佩孚沉思了一下之後,認為曹錕的說法很對,自己便虛心的接受了這個說法。
曹錕看向在場的其他人,說道:“現在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這樣才能在我們出師的行動當中贏取各地輿論和勢力的支援。”
於是,會談的內容開始轉向尋找推翻皖系的理由。
不單單會議桌上的督軍們不斷的推敲和提出自己的意見,就連周圍的將軍們也積極參與討論。只是五花八門的理由實在太多了,但是大多是有些不太切實際。有的的確把皖系政權說的很卑劣,諸如貪汙腐敗、買官賣官,只是這不單單是皖系的劣勢,就連他們直系都會沾染不少。所以這個理由只能被擱淺。有的理由則是不輕不重,沒有重點,無法取得立場上的優勢,還會得罪外國勢力。所以也只能取消。
徐邵文從開始就沒怎麼發言,他知道採取武力行動的事情,必定是由直系來承擔主力,自己暫時出不了任何兵力,在這個時候插嘴說話總是不好。而且從始至終,他還在思索著四川問題,該怎麼去解決四川目前複雜的危機呢?
——————————————————————————————————————————————————————————————————————————————————————————————————————————————————
就在討論陷入僵局的時候,曹錕看了看沉默不語、十分低調的徐邵文,不由的向他問了道:“徐將軍,不知道你是否有什麼高見呢?”
徐邵文回過神來,淡然的笑了笑,說道:“我年紀輕輕,涉世不深,豈能在各位前輩面前班門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