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1/4 頁)
不過王佔元在這個時候卻唱出反調了。他認為南方軍閥不可能與他們北洋政府進行和談,而且就算他們願意和談,開出的籌碼也會非常離譜。到時候直系政府內部的位置,就能要讓出多少個來滿足他們呢?這讓出多少個,就得趕走多少個,直系內部只怕也不會安寧。
王佔元先是從事後政治利益上來談了自己對南方軍閥的看法,之後他又趁熱打鐵,在會場上所有人都在思考著的時候,又說道:“南方軍閥都是一些頑固分子,就算他們和談了,也會要求保留自己督軍的位置,而保留了督軍的位置,那麼麾下的軍隊也就照樣任由之了。所謂的和談,無非是雙方互不侵犯的條約而已,他們照樣霸佔一方的軍閥。”
這句話說的很有見解,一時讓會場上所有人都感到壓力。
許多直系的師部級將領都叫囂起來,認為應該採取強硬手段,要和談可以,必須接受北洋政府軍隊整編的改革。
其實曹錕對這件事也感到很為難,和談的能力有多大呢?正如王佔元所說,和談不過是互不侵犯的條約罷了。他們這些南方軍閥照樣只會在表面上做做工作,名義上歸屬於北洋政府,實則依然是土霸王。一旦北洋政府一些政令讓他們難以接受,到時候照樣是反。
最後徐邵文緩緩的開口,說道:“先和談,再收復。”
“先和談,再收復?”所有人都覺得有些奇怪。
“和談是緩兵之計,因為在皖系政權被推翻之後,新生的政權需要一定的緩衝期,在這段時間裡全國上下應該儘量保證和平安穩,以免對新政權造成影響。”徐邵文接著解釋了道,他神色顯得很平靜,語氣也不驕不躁。“正如各位所說的,南方軍閥在短期之內絕對不能真心實意的接受和談內容,他們也不過是逢場作戲,收買一點民心和輿論而已。”
徐邵文頓了頓,再次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必定與南方是達成不了長久的利益。所以我們可以先提出和談,在和談期間,或者和談順利成功之後,透過一系列的暗箱操作,儘可能的消弱南方軍閥的實力,為我們進行武力收復做好準備。”
陳光遠點了點頭,深以為然,說道:“徐將軍果然目光長遠。此計甚好。一旦和談成功了,我們不僅有時間來讓新政權得以完善,另外一方面也有充分的時間在消弱南方軍閥。”
李純聽完了陳光遠的話。原本想說些什麼,可是最終卻欲言又止了。
吳佩孚說道:“徐將軍的想法,我也很贊同。”
在直系政權掌管中國的時候,曹錕下臺之後,吳佩孚接任了直系領袖的位置,他一直就主張對南用兵。也正因為這樣,南北的矛盾隔了這麼多年,一直是越陷越深。不過從著一個方面可以看出,吳佩孚對南方軍閥的態度是很強硬的,不過前提是自己的督軍位置先得確立下來,然後才會再理會對南用兵的事情。
會場上的其他直系各省的軍政人士,也都紛紛表示了贊同。
曹錕當即就決策下來,等到新政權成立之後,便向南方和談。同時要求在場所有將領必須嚴守秘密,不可提前洩露出去,讓與南方的和談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會破裂。
中午的時候,會談暫時停止了一下,曹錕安排了宴會招待所有到場的直系將領。這些直系將領一共有100多人,每個省師部級以上的軍官都來了十幾個人,再加上支援直系的部分資產階級代表。這一群人的人數還真不算少。
徐邵文跟著曹錕以及幾個督軍準備去用飯,可是剛剛從會場上走出來,在走廊上就遇到了早就等候多時了的賴光輝。陳令先被派回四川之後,賴光輝這段時間就一直擔當了徐邵文的副手。此時此刻,賴光輝神色有些凝重,手裡還攢著一份電報,在看到徐邵文走出來之後,連忙快步迎了上去。
“發生什麼事了嗎?”徐邵文看到賴光輝凝重的神色就知道有緊急的情況,他沉著臉色問了道。
賴光輝將手中的電報拿給了徐邵文,然後看著周圍散場的其他將軍都離去之後,他才笑聲的說了道:“徐將軍,四川出事了。劉存厚和田頌堯集結了14000大軍在廣元,據悉連陝西督軍陳樹藩都是支援劉存厚和田頌堯的。特勤處軍情部已經截獲了一份陳樹藩發給王成勳的電報,陳樹藩密令王成勳的大軍向巴中靠攏,看樣子是要與劉存厚和田頌堯的軍隊會合。”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徐邵文立刻問了道,眉宇已經緊緊的促在了一起。
“電報上說,特勤處獲得這個訊息的日期是9月1日,而這份電報是9月3日晚上發來的,按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