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學員畢業以後,運用游擊戰術,活躍在各地抗日戰場上,配合八路軍、新四軍作戰,打了不少勝仗。更有些人直接或間接地支援敵後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敵人。在蔣介石的反共高潮中,有些人寫信或想辦法派人與“遊幹班”的中共教官聯絡,有的還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門市部秘送情報、地圖等,暗中建立聯絡。
在南嶽遊幹班期間,葉劍英還多次去桂林開展統戰工作。那時廣西已成為我國西南抗日大後方。桂林是國民黨桂系集團權力的中心。國民黨軍警特務橫行,形勢複雜,環境險惡。為了團結桂系堅持抗戰,葉劍英根據黨的指示,不顧個人安危,到桂林八路軍辦事處的一個秘密聯絡點(老朋友桂系將領黃琪翔為他提供的一個住處),與李克農等領導辦事處人員,開展桂系的統戰工作和廣大後方軍民的抗日宣傳工作。
1939年5月28日,桂林各界團體聯合舉辦第十八次時事講座。到會一千多人。葉劍英出席會議並發表了《積小勝為大勝》的演說。在演講中,他精闢地分析了抗戰進入第二期以後的時局,提出了在戰略方面以持久來對付速決,在戰術上運用“用全力求小勝”、“積小勝為大勝”、“以大力打小仗”,爭取最後勝利的著名理論觀點。葉劍英多次出席這樣的會議,並在桂林出版發行的《救亡日報》《掃蕩報》《新華日報》上,先後發表了《二期抗戰與游擊戰》《正規軍當前的任務》《在敵後的兩年》《游擊戰線上目前軍事問題》等演講和文章,宣傳堅持團結抗戰,堅持持久戰,批駁在國統區曾流行的“亡國論”,從而增強後方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葉劍英協助周恩來經常與桂系首領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及桂系內民主人士進行接觸、交談。葉劍英親自帶去一些《論持久戰》小冊子,向李宗仁、白崇禧宣傳介紹,散發給軍官們閱讀。他不但到國民黨某集團軍軍官團,作《國際形勢與抗戰形勢》演講,還應廣西地方建設幹部學校教育長楊東蓴的邀請,在白崇禧的陪同下,騎馬到桂林東郊學校,向全校師生作了題為《當前戰局之特點》的演說。他還接受進步教授馮家駒先生邀請,為廣西大學全體師生作過形勢報告,都受到熱烈歡迎。他還幫助國民黨當局在桂林醞釀與共產黨人合作舉辦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
在此期間,葉劍英同後來成為越南人民偉大領袖的胡志明同志有過一段親密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當年胡志明從延安到重慶,又到桂林,在桂林八路軍辦事處住了很久。其後曾以“八路軍桂林辦事處通訊班長”的身份到南嶽訓練班學習和工作。葉劍英回憶說:“我在南嶽訓練班時,胡志明就在我那裡,當掛名的秘書,大家叫他胡光,後來回國了。新中國建立後有一年,他來中國,向毛主席、周總理談話,說:‘我們今年國慶,想請葉劍英同志全家去。他是我的‘上司’。毛主席說:‘志明同志,您今天還講這個話,你已經做越南的領袖了。好,就讓他們全家去吧!’”後來,葉劍英攜帶子女,全家到越南去做客,實現了長久的心願。
在日寇大舉侵華(12)
重慶“舌戰群儒”,“虎穴堅持神聖業”
早在1938年,中共中央就醞釀對黨在南方國統區的組織領導機構進行新的調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中共中央長江局,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領導華南及西南各省的工作。南方局的成員有周恩來、博古、凱豐、張文彬、徐特立、吳玉章、葉劍英、廖承志、吳克堅、鄧穎超、劉曉、高文華、董必武,以周恩來為書記。1939年1月13日,中央書記處覆電南方局:以周、博、凱、吳、葉、董6人為常委。當時,葉劍英正在負責籌辦南嶽遊幹班。
這一段時間,日本侵略者對南京國民黨政府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在繼續對華南、華中地區進行軍事進攻的同時,加緊進行政治誘降活動,積極籌劃“蔣汪合流”,企圖誘使蔣介石集團就範。早已淪為漢奸的汪精衛正加緊在與日寇進行賣國談判。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和反共的傾向日益增大,連續製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準備掀起反共高潮。局勢日益惡化。葉劍英奉命於1939年6月轉移到中國抗戰的陪都重慶。這座山城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南方局書記周恩來早已期盼葉劍英的到來,立即按中央指示,委任他擔任中共南方局常委兼軍事部長、統一戰線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在周恩來領導下,葉劍英繼續進行統戰工作,同國民黨頑固派的妥協投降傾向和反共摩擦政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設在紅巖村十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