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席的意思。主席說:‘劍英去湖南,打起仗來可南可北。’但是,有人封鎖毛澤東,他根本不知道葉劍英當時在長沙,更不知道因自己來而趕走葉帥。”
談到葉劍英在湘潭的情形,胡家虎繼續說:“湘潭比起長沙,不僅生活條件差得多,而且‘上邊’指示,對葉帥這個‘老機’、‘老右’要‘提高警惕’,加強‘保密’。說起來令人難以相信,一位共和國的元帥,在這裡想給遠在上海受傷致殘的兒子打個電話,卻遭到電話員的粗暴呵斥。他氣得手發抖,無奈只好含著熱淚給孩子寫信,安慰孩子:‘大丈夫一息尚存,還可以鬧革命,何況全部身心健全,只差一隻手,決不氣餒’這時正值數九寒天,湘潭地區寒氣逼人,凍手凍腳。葉劍英在湘潭下榻的“賓館”,沒有烤暖裝置,這對一個年過七旬、身體又多病的老人來說,其悽苦之狀,可想而知了。後來,還是一位湖南好心的領導知道這種情況後,立即向湘潭地區領導和有關工廠聯絡,四處奔走,請來工人來檢修‘賓館’的鍋爐和暖氣管道。技術人員和工人聽說為葉帥修暖氣裝置,不辭辛苦,加班加點,很快解決了烤暖問題。葉帥不僅從身體上,而且從心眼裡感受了工人兄弟和人民群眾給自己送來的溫暖。葉帥在湘潭,不但生活上很少有人關心過問,飯菜也不可口,為了改善他的生活,我和炊事人員只好‘自己採購,自負盈虧’。後來,多虧下放到江西的王震來看他,找到以前的老部下,才有所改善。”
十年浩劫(18)
1970年3月8日,毛澤東在武漢提出關於召開四屆人大和修改憲法的意見,同時提出改變國家體制、不設國家主席的建議。汪東興回京向周恩來轉達了毛澤東的意見和建議。當天晚上,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達討論毛澤東提出的關於召開四屆人大和修改憲法的意見。會議一致擁護毛澤東意見,商定立即著手進行準備工作。
但是,林彪卻蓄謀幹預毛澤東的大思路,尤其在“設國家主席”問題上,大唱反調,暴露了他日益膨脹的野心。
4月11日,林彪從蘇州透過電話記錄方式向在長沙的毛澤東提出:關於國家主席的問題,“仍然建議由毛主席兼任”,“否則,不合人民的心理狀態”,“副主席可設可不設。”林彪還表示他自己“不宜擔任副主席的職務”。這個電話記錄同時傳給中央政治局。
第二天,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林彪關於要毛澤東兼任國家主席的意見。政治局成員中多數同意由毛澤東擔任國家主席,並將討論意見報告毛澤東。毛澤東在政治局報告上批:“我不能再做此事,此議不妥。”本月下旬,毛澤東回京後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次表示他不當國家主席、不設國家主席。林彪仍然堅持原來的主張。半個月以後,周恩來在廣州特地就此事與林彪談話。
在此期間,中央正在醞釀和準備召開九屆二中全會和四屆人大會議。
1970年7月16日,葉劍英突然告知,由長沙乘機返回北京。剛到住地二號樓,周恩來總理即打來電話,表示歡迎和慰問。緊接著,到京西賓館連日開會,為黨的九屆二中全會做準備。
從此,葉劍英結束了長達300天的“流放”生活。
8月20日,葉劍英同其他中央領導人飛上廬山。
8月23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開幕,毛澤東主持開幕式。周恩來宣佈全會議程:(一)討論修改憲法問題;(二)討論國民經濟計劃問題;(三)討論戰備問題。隨後,林彪作長篇發言,提出:這次憲法草案“把毛主席的偉大領袖、國家元首、最高統帥的這種地位”,“用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非常好,非常好!”他繼續大肆鼓吹“天才論”,誰反對就是“反對馬列主義的”,林彪發言後,康生表示“完全同意,完全擁護”。
8月24日,全會收聽林彪23日講話錄音後,各小組進行討論。在葉群的事先佈置下,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和葉群分別在各小組會上宣講“天才”語錄,表示擁護林彪講話,堅持設國家主席。在華北組討論會上,陳伯達帶頭作煽動性發言,不指名地抨擊張春橋等人,會議氣氛十分緊張。各小組會上要求設國家主席、提出要“揪人”的呼聲更加強烈。許多中央委員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作了附和陳伯達、葉群等的發言。
然而,出乎人們的預料,風向突變。8月25日下午三時,毛澤東在主持召開有各組組長參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嚴厲批評陳伯達等人在小組會上的發言違背了九大方針,提出要按九大精神團結起來,不要搞分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