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繼續堅持“文化大革命”“左”的錯誤,推行“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方針,拖延和阻撓“文化大革命”遺留的一些重大問題的解決,使撥亂反正、揭批“四人幫”肅清其流毒的工作難以進行。政治局常委會上討論關於開展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時,他旗幟鮮明地支援鄧小平的主張,反對華國鋒的意見,批評當時中央宣傳部負責人的做法,公開表示“我不主張對討論採取壓制態度。對待毛澤東思想,不能採取教條主義態度”。為了開啟思想僵化的局面,徹底肅清“左”的流毒和影響,葉劍英早在1977年3月,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就提出要把“四人幫”顛倒了的路線是非糾正過來,強調堅持無產階級黨性,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為了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特別是高階幹部的思想理論水平,葉劍英在粉碎“四人幫”後即提議恢復中共中央黨校,對黨的高階幹部進行分期培訓。1977年10月在葉劍英支援下得以恢復。10月9日,葉劍英出席開學典禮發表了著名的《堅持和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的講話,在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針對林彪“四人幫”割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騙人嚇人”的罪行,他強調說:“我們在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時,一定要提倡融會貫通,聯絡實際,實事求是,有的放矢。這就是說,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原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處理、解決我們的一切問題。可以說,理論愈多,愈敢接觸實際問題,不是繞開問題走,不是模稜兩可,含混不清,理論就愈加徹底,愈能掌握群眾,愈可變成物質力量。黨中央號召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做大無畏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我相信,只要我們這樣做,我們就一定能夠把理論密切聯絡實際的學風普遍推廣開來,就可以把我們黨的事業推向前進。”他進一步闡述“理論聯絡實際”方針說:“理論密切聯絡實際,我認為有兩層最基本的意思。一層是:一定要掌握理論。沒有理論,一張白紙,憑什麼去聯絡實際呢?另一層是: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如果理論不能指導實際,不受實際檢驗,那算什麼理論!”葉劍英的這篇講話,實際上是對“兩個凡是”思想的批判。這和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反對用教條主義態度學習毛澤東思想的做法是一致的。他在中共中央黨校的講話,直接為1978年春開展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提供了思想武器。5月10日,由胡耀邦主持創辦的中央黨校《理論動態》第60期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文章的形式予以轉載。這篇文章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當時,“文化大革命”中被停刊12年之久的《中國青年》復刊號第一期發表了《掌握科學,破除迷信》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引用了毛澤東講過的話:“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麼都不要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在同期還刊登了《句句是真理為什麼是錯誤的》專文。編輯部還決定為1976年4月5日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的活動正名,在青年革命詩抄欄內發表了天安門詩抄,以“革命何須怕斷頭”為題報道了四五運動青年典型韓志雄的事蹟。破除迷信,掌握科學的主題,反映了人們的心聲,刊物在群眾中競相傳閱,有的中央單位在大會上高聲朗讀復刊號發表的評論員文章。一時間,“破除現代迷信”的聲浪此起彼伏,在北京的上空傳遞著、湧動著。這嚴重地衝撞了“兩個凡是”的禁區。不出所料,禁令果然來了,正在印刷《中國青年》的機器停轉了,刊物被停止發行了。當時主管群團工作的黨中央副主席看到這期刊物立即打電話質問:《中國青年》為什麼只有葉副主席題詞,沒有華主席題詞?並於9月14日召集編輯部中層以上幹部到人民大會堂新疆廳進行嚴厲的批評。當時該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關志豪等同志寫信給葉劍英反映情況要求解除禁令。葉劍英副主席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表態支援,最後還是同意復刊在全國發行。據關志豪回憶:270萬份《中國青年》在全國各地被迅速爭購一空。廣大讀者以讚許的心情,接受了因“文化大革命”和他們闊別12年之久的《中國青年》。
粉碎“四人幫”後(4)
葉劍英堅定地支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批判“兩個凡是”的觀點,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奠定了思想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高度評價了真理標準討論,認為這對於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全會號召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新確立這一黨的思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