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卡塔臘盆地至海岸之間有許多支撐點。 ' 。他決定,非洲軍應作出向卡塔臘盆地行動的架勢,但實際上於六月三十日夜佔領阿拉曼車站西南約十英里的陣地。我們判斷,編有英軍第50師和印度第10旅的英軍第10軍在防守阿拉曼據點及其西南位於迪爾阿比德的一個陣地;而編有第1裝甲師、紐西蘭第2師和印度第5師的第13軍,在卡雷特…阿卜德據點與卡塔臘盆地之間地段據守防線的南段。隆美爾決定再次採用曾在馬特魯取得成效的戰術:非洲軍趁夜暗在阿拉曼和迪爾阿比德兩據點之間透過,並插到第13軍的後方;第90輕裝師則由南面迂迴阿拉曼據點,切斷阿拉曼以東的濱海公路。這跟攻打馬特魯港時的行動一模一樣。隆美爾確信,如果我軍真能插到英軍的後方,英軍的防禦就潰崩了。
根據我們攻打馬特魯的經驗,我想這一計劃確有勝利希望,德軍已經沒有力量進行一場激烈的戰鬥,但它仍有能力實施機動。如果隆美爾的部隊能插入英軍的後方,英軍再來一次倉惶逃竄,是完全有可能的。
遺憾的是,隆美爾的計劃並沒有付諸實施。我曾經說過,非洲軍的主要突擊方向應在阿拉曼和迪爾阿比德兩據點之問。非洲軍遲到了,因為它在夜間由庫塞爾向阿加吉爾附近的集結地域轉移時,因地形不好而耽誤了時間。到了七月一日早晨再前進時,才發現在迪爾阿比德並沒有據點,而敵人卻在3英里以東的迪爾西茵防守著一個據點 ' 注:防守這個據點的是印度第18旅,而不是印度第10旅。阿拉曼據點由南非第3旅防守,南非第1旅和南非第2旅則防守據點以外的陣地和迪爾西茵以東的陣地。第1裝甲師沒有在南面,同第13軍在一起,而在第30軍的後方,位於魯瓦伊薩特嶺以東。 ' 。當時非洲軍本來可以迂迴迪爾西茵據點並繼續深入第13軍的後方。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先奪佔魯瓦伊薩特嶺以北被南非第1旅控制的另一個敵人陣地。尼林將軍決定去攻打迪爾西茵。隆美爾那天早晨晚些時候來到了這裡,他批准了這個決定。
七月一日下午,非洲軍突入迪爾西茵據點,經激戰後殲滅印度第18旅。但是我們的55輛坦克被打壞了18輛,非洲軍的戰鬥銳勢被徹底挫敗了。第90輕裝師整個下午都在繼續進攻,試圖迂迴阿拉曼據點,遭到了南非第1、2、3旅及其支援炮兵不斷增強的火力殺傷,部隊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隆美爾來到第90輕裝師,打算催促該師趕緊前進,但火力是如此之猛,甚至他本人也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到了七月一日,我們的勝利前景已化為泡影。我們只有以巧妙的機動來戰勝敵人,但是實際上我們已經陷在一場消耗戰裡。第1裝甲師又多得了一天的休整時間。當非洲軍於七月二日再進攻時,發現英軍坦克在魯瓦伊薩特嶺牢固地佔領了陣地,完全有能力打退我們的衝擊,南非軍也佔領了堅固的陣地,第90輕裝師根本無法突破這些陣地。英國沙漠空軍還控制著整個戰場的制空權。
七月三日,隆美爾打消了插入第13軍後方的想法,打算以非洲軍、第90輕裝師和“裡託利奧”師對阿拉曼據點實施兵力集中的突擊。那天早晨,我們吃了個大敗仗;紐西蘭師由卡雷特阿卜德據點出動,攻擊了“阿里埃特”師,繳獲了該師的全部火炮。儘管如此,隆美爾下令,主力要在七月三日下午發起進攻。非洲軍在猛烈炮擊的掩護下,竭盡全力向前開進。在魯瓦伊薩特嶺奪得了一些陣地,但只有26輛坦克對於突破是無能為力的。天黑時,隆美爾令各裝甲師在已經到達的地區構築工事。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五月二十六日開始的進攻,雖曾取得一些輝煌勝利,但到頭來將以失敗而告終。
那天夜裡,隆美爾給凱塞林發的電報裡說,他被迫“暫時”停止進攻。比這更令人傷腦筋的是,我空軍偵察報稱,英軍艦隊已駛離亞力山大港,從埃及到巴勒斯坦的車輛來往頻繁。這時埃及解放運動領導人乘飛機來到這裡,並與隆美爾會晤。我們真的失敗了。
第九章 再見吧,非洲!
阿拉曼的僵局阿拉姆哈勒法戰鬥沙漠戰
阿拉曼的僵局
一九四二年七月四日早晨,非洲坦克集團軍的處境十分危急。非洲軍序列中共有36輛完好坦克,還有幾百名精疲力竭的步兵。炮兵倒很強,因為我們繳獲了大量的英軍火炮,但是我們德國的火炮幾乎已經沒有炮彈了(第15裝甲師的每門火炮只有兩發炮彈)。所幸的是,我們在迪爾西茜繳獲了1500發英軍25磅重的炮彈,意軍還有一些彈藥儲備。
然而,我們的確沒有能力抵抗第8集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