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艱難路段,由東面攻打班加西。又一次使英軍出乎意外。1月29日,隆美爾進入該地域,印度第4師千餘人被俘 ' 編者注:印度第7旅幾乎陷在了班加西,但在旅長布利格斯的堅定指揮下,向東南突了圍。奧金萊克和裡奇曾堅持扼守班加西,儘管當時的第13軍軍長戈德溫·奧斯汀將軍和印度第4師師長圖克將軍堅決反對。 ' 。這一勝利使隆美爾晉升為上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隆美爾進入班加西的時候,恰好接到墨索里尼准許他向班加西進攻的電報。
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部裡奇將軍只得乖乖地把部隊撤退到賈扎拉,放棄了整個昔蘭尼加突出部。經過這次戰鬥,我們的坦克集團軍 ' 注:1942年1月,非洲坦克群改稱坦克集團軍。 ' 也大大削弱了,無力再繼續追擊。2月6日,我軍在賈扎拉陣地前駐止下來。
第七章 賈扎拉戰役
進攻準備進攻“釜”形地騎士橋戰鬥
進攻準備
1942年3月,隆美爾飛抵希特勒總部,商討非洲戰場的下一步行動。總的來說,隆美爾對此行不算怎樣滿意。最高統帥部正熱衷於準備俄國戰場的夏季攻勢,征服埃及在全盤計劃中只佔一個小小的位置。特別是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對隆美爾的建議持反對態度。希特勒倒報有善意,但是態度也頗明朗,即對利比亞是不可能大量增兵的。
不過,德軍最高統帥部此時也明白,對馬耳他島還要打些主意。海軍上將雷德爾一直曉得攻打馬耳他的意義,於是他勸說希特勒,與意軍協同攻佔馬耳他島。卡瓦列羅將軍也強烈要求德意聯合進攻。希特勒同意給他一個德國傘兵師。代號為“大力神”的登陸作戰決定在六月的圓月期間進行。在這以前,凱塞林元帥受命以連續的空中突擊削弱馬耳他守軍的抵抗。3月份,向馬耳他投了兩千多噸的炸彈,四月份又投了近7000噸。這種強大的突擊迫使英軍撤走他們的潛艇部隊,並消除了英國駐島空軍的威脅。一時間,馬耳他作為作戰基地已失去了價值,坦克集團軍的補給得到了保障。
4月底,墨索里尼、卡瓦列羅和凱塞林到奧伯薩爾堡去會見希特勒,商討與非洲作戰有關的戰略問題。隆美爾想在5月進攻昔蘭尼加的英軍,隨之攻佔託卜魯克。他急切希望望最高統帥部能下決心拿下馬耳他,如果在六月以前拿不下來,就不等待,趕緊向賈扎拉防線發起進攻。有充分的根據說明,裡奇正在做進攻的準備,而按照隆美爾的習慣是要先發制人。奧伯薩爾堡會晤期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同意讓隆美爾進攻,但是有一個重要的附加條件,就是一旦拿下託卜魯克,隆美爾就得轉入防禦,這時軸心國的主力要集中攻打馬耳他。
隆美爾滿懷信心地談到關於攻取託卜魯克問題,但是,他完成這一任務是困難重重的。英國第8集團軍是一支訓練有素、組織周密的部隊。他的軍、師級指揮官都有豐富的沙漠作戰經驗;他的指揮機關諳熟機動作戰問題。通訊和補給勤務一般都達到英軍的較高水平,部隊計程車氣和戰鬥精神極佳,與空軍協同的問題也經過周密的考慮,英方沙漠空軍已各就各位,準備給予有利的支援 ' 注:戰鬥開始時,雙方空軍實力幾乎不相上下,英軍第一線飛機604架,德意軍有542架。我方的109架“梅塞什密特”戰鬥機則優於英國沙漠空軍的“颶風”和“隼”式飛機。 ' 。第8集團軍由賈扎拉至比爾哈凱姆的防線,有大量的地雷場作掩護,其規模和嚴密程度都是空前的。而在戰線的後方則有堅固設防的託卜魯克、騎士橋和阿德姆等要塞。進攻開始後,只用3個星期就把強大的第8集團軍打到幾乎全面崩潰的地步,這應當算是德軍戰史上最大成功之一。
英軍的失敗不能歸咎於兵力或兵器上的劣勢。英軍的步兵師同他的對手——意軍第10和第21軍相比,兵力要強得多,兵器要好得多。雖然他在機動力上不如我們的第90輕裝師,但在兵力和突擊力上都佔優勢。奧金萊克承認,英軍在野戰炮兵方面也佔有很大優勢。他說,從坦克的“數量上看,第8集團軍顯然佔有相當的優勢”,“比起敵人來,有更多的儲備坦克可資利用”。德軍有330輛坦克,而意軍只有220輛坦克,英軍第一線的坦克就有700輛。英軍在裝甲汽車方面所佔的優勢幾乎是10:1。
此外,第8集團軍還約有200輛裝有75毫米的美國“格蘭特”坦克。這些坦克遠遠超過作為我坦克部隊骨幹力量的220輛T…III型坦克。能同他們的坦克相比的,只有19輛裝有高速50毫米火炮的T…III特型坦克 ' 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