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三桓是指魯國的三家權臣,他們的權力比之魯國國君還要大,史書如此形容魯國國君和三桓,“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從這一段話,不難看得出三桓在魯國的地位,居然讓一國之君“卑”於他。
夫差我呢呀不通道:“怎麼可能如此?你好歹也是堂堂一國之君”
楊子璐嘆了口氣,道:“臣當初急於求成,只要歸附於臣,便給予極大的主權,漢國名為一國,實際上不過是若干個小國組成。這一切都是臣的錯啊不過臣也知道大王所憂慮,臣來此,便是想到解決之策”
“哦?”夫差看著楊子璐,眼中透著疑問之色。
楊子璐應道:“臣願意自裁兵馬將漢國兵馬維持在三千人間並請大王派人來擔任漢國右司馬一職相信如此臣手下權臣想脅迫臣出兵攻打大王,也沒有可能了”
對於楊子璐的話,夫差並沒有完全信了,不過他感覺,楊子璐似乎很畏懼吳國。這讓夫差頗為驕傲,居然讓自己派人去光明正大的監視他,來到希望獲得吳國的諒解。
夫差思索了半響,皺皺眉頭,開口說道:“那你為何如此隱蔽的來見寡人?而且還是現在才來見寡人”
楊子璐嘆息道:“皆因大王身邊有奸。人,要挑撥大王和臣之間的關係,臣不得不如此啊”
“什麼奸。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夫差問道。
“臣,有一言不知道該不該說”楊子璐一臉膽怯的說道。
“說吧”夫差再次皺皺眉頭,開口說道。
“臣聽聞,聽聞相國收取了勾踐五百金事後據說還有一千金而勾踐送這麼多錢帛給相國,為就的是希望相國能夠幫勾踐復國臣如何敢公開而來呢?恐怕還沒有見到大王,臣已經被相國一刀兩斷了”楊子璐一臉苦澀的說道。
夫差聞言,不由臉色微微一變。范蠡功成身退,當陶朱公也不過是賺取了三千金,就被人稱之為富可敵國。一千五百金,那都幾乎比得上一個小諸侯國的國庫了夫差臉色肅然的問道:“你可有證據”
楊子璐聞言,嘆了口氣說道:“如此重要的事情,而相國又是老謀深算的人,臣那裡可能有證據呢臣不過是打探出有這樣一件事情罷了但臣想,如果硬是要有證據,那麼臣認為相國為勾踐說話就是證據以往相國一向都主張大王滅了越國,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相國卻是要大王出兵幫助越國呢?大王,難道不覺得反常嗎?”
夫差聞言,臉色大變,但不知道出於什麼顧慮,低喝道:“好了這事情就別說了,不過楊子璐,看來你也聽忠心寡人的”
“臣的爵位臣的一切,都是大王給的,臣不忠心大王那就是應該天誅地滅了”楊子璐一臉感動的說道。
夫差聞言,滿意的點點頭,他感覺楊子璐還算可信的,而且夫差的心在北方,他要做的是霸主,而不是在南方的蠻夷小國中稱王稱霸沒有錯,南方的蠻夷小國,就算現在的漢國,在夫差看來,也是蠻夷小國。
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上的事情了,楊子璐表示,願意讓勾踐回到會稽城繼續祭奠祖先。不過夫差似乎不太相信楊子璐的人品,沒有答應,讓楊子璐的陰謀不幸夭折。
在貢品上,夫差卻是獅子開大口,要楊子璐一年進貢二十萬錢、糧食三萬石。楊子璐一聽,立刻心頭苦澀了。不過幸好夫差還真的以為楊子璐麾下權臣制肘,自己沒有多少錢,經過討價還價後,答應了楊子璐每年進貢五千石糧食、上好毛皮五十張的條件。
楊子璐又說仰慕吳國文化,希望夫差可以派出工匠、士子到漢國教導漢國國人百工技術和各家學術。其實楊子璐最大的目的是前者,特別是造船業。楊子璐對他可是虎視眈眈的。
不過夫差也不傻,只是答應派出一些士子到漢國,這讓楊子璐頗為遺憾,不過楊子璐僅僅是遺憾而已。這個時代造船業最發達的不僅僅是吳國,還有楚國、齊國。楊子璐相信,楚國為了扶持自己,一定不會介意傳授造船業的技術給自己,好制肘吳國。至於齊國雖然麻煩一些,但也可以利用齊國內鬥,用兵器換取工匠。
最後經過楊子璐和夫差的協商,漢國依舊是吳國的附屬國,而越國也沒有被滅亡,不過實際上他的情況和滅亡已經沒有什麼區別。越國只是在吳國的庇護下,保留了浙江北岸那麼一小塊的土地,城不過檇李一邑,地不過是百里之地。
當楊子璐回到江南的時候,眾臣們這才發現楊子璐的失蹤,讓他們好一陣埋怨楊子璐自作主張,如果夫差有殺念,恐怕楊子璐就是得去見閻羅王了。事實上楊子璐踏上南岸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