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1/4 頁)
伍明在一邊聽著,立刻有些尷尬了。殘竹他也知道,自從漢國擊敗了吳國後,漢國已經吸引了很多諸侯國的注意。他自然也知道殘竹,是楊子璐麾下間臺的大頭目。他怕殘竹會遷怒於他,慌忙幫殘竹解釋道:“君上,齊國的事情產生得比較隱蔽殘竹大夫不知道也不奇怪。”
ps:抱愧了今天只有一更,三千字,明天儘量補上
實在恨卡文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老是卡文鬱悶
第298章 齊國內亂
第298章齊國內亂
楊子璐並沒有對此作出任何表示,而是看著伍明。wwW、首。發
伍明發現自己貌似有些弄巧成拙,不敢再說其他了,開口說道:“君上應該知道鮑子(鮑牧)和齊公之間的矛盾吧?”
楊子璐點點頭,當初齊悼公為了季姬而發兵魯國,魯國還派人找夫差求援,而夫差為了爭霸中原,也答應了下來。這也是齊國和吳國之間的第一次交鋒,第二次就是艾陵之戰。
當時齊國大軍的統帥就是鮑牧,鮑牧雖然敗了給吳魯聯軍,但不過小敗,並且儲存了佔領魯國的兩座城邑,雙方也也僵持了起來,齊軍打不過吳魯聯軍,吳魯聯軍攻不下齊軍佔領的兩座城邑。在這樣的情況下,季康子派使者出使齊國,選擇透過外交手段平息了這一場戰爭。而且說起來,這條計策還是子貢提出的。
經過一番交涉後,季康子將季姬送到齊國,而齊悼公也原因因此而霸佔。而且因為季姬的緣故,齊悼公還大方的將從魯國佔領的城邑歸還給魯國。
而當時的齊軍統帥鮑牧對此就不滿了,認為士兵用血用生命換回來的兩座城邑,齊悼公不應該就因為這樣送了出去。再加上鮑牧獲勝後,有些驕傲自大,言語上帶有幾分異常,最終導致君臣兩人矛盾爆發。
在班師回朝後,齊悼公不封賞鮑牧,而鮑牧也不甘示弱,在朝堂上咆哮齊悼公。齊悼公也因此為名義,削了鮑牧三百封邑。自此之後,齊悼公和鮑牧兩人的關係就前所未有的緊張,當然這有田乞這個老狐狸在推波助瀾的緣故。
伍明接著說道:“在今年十月,齊公率領百官祭祀祖先和神靈,祭祀祖先和神靈完畢後,則是給諸大夫分胙肉。但各個大夫都有,唯獨鮑子沒有。鮑子自然是怒火中燒,加上因為做相國田乞已經病逝看,鮑子獨攬大權”
楊子璐聽到這裡,打斷伍明的話說道:“你說田乞死了?什麼時候的事情?”
楊子璐不由深感間臺還是太過弱小了,雖然說因為重心放在楚國和吳國的緣故,但依舊掩飾不了他的缺點,居然連如此重要的訊息也沒有及時送回來。
伍明並不知道楊子璐為間臺的事情而擔憂,他思索了片刻,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知道的訊息都說了出來。“是的君上左相國田乞其實從五月開始已經不能夠理事,到了六月最後還是熬不住,在家中病逝。按照田乞的交代,田氏宗主之位由其子田常繼承,田常因為資歷的緣故,只是擔任上大夫,而鮑子則是成為齊國唯一的相國。”
楊子璐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說道:“田乞好手段啊”
伍明不由怔了怔,有些不明白楊子璐的話。
楊子璐看了看伍明,解釋道:“子耀(伍明字),你想想,以田氏的權勢,難道田常不能夠進而成為右相國嗎?”
伍明皺起眉頭想了想,喃喃道:“君上一說,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當初貌似田氏並沒有太過強硬的要求田常擔任右相國。反倒是鮑氏強力,反對,田常這才沒有能夠成為右相國,而被齊公冊封為工正(上大夫)之職”
楊子璐點點頭說道:“這就對了,田乞這老狐狸不可能在臨死的時候什麼事情都不做。鮑牧掌握相權恐怕就是他挖的坑,在齊國誰都知道齊公和鮑牧之間的矛盾。鮑牧大權獨攬,自然會引起齊公更加的不滿,而這個不給鮑牧胙肉,恐怕就是給其他大夫傳達出一個訊號,就是在他心中,鮑牧就連一個大夫也不是。”
楊子璐說到這裡,拿其酒樽喝了一口甜酒,潤了潤喉嚨,這才接著說道:“而鮑牧要做的,要麼就退讓,要麼就反擊。毫無疑問,以鮑牧的性格,肯定是選擇後者。”
伍明咂舌道:“君上怎麼知道的?”
楊子璐自信的一笑道:“這個很簡單,如果以鮑牧的性格會退讓,當初在朝堂上就不會咆哮齊公。而現在鮑牧他認為能夠制衡到自己的田乞已經死了,在齊國他就是最大。特別是田常的那貌似軟弱的退讓,更是讓他自大,認為他已經是齊國第一權臣。他會甘心,放開手中的權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