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的鋤頭,卻很難保證同樣的質量,只有等他們經驗豐厚了,才憑著直覺,瞭解加熱的程度,錘打次數與力度,才能打出兩把質量相近的好鋤頭。
“這要有個系統才行!”
沈玉嘉想罷,立即對著五個鐵匠道:“這樣吧,你們儘管再嘗試,不過我要你們把每一次鍊鐵的時間,錘打的次數,最好連錘打的力度,全部詳細的記錄下來,寫成一本研究日記,等什麼時候把彈簧給打出來了,就照著日記記載的方式,重新再嘗試冶煉,明白?”
五個鐵匠明白是明白了,可這算咋回事啊,他們完全不知道這沈公子究竟要幹什麼啊,打出這彈簧,它有什麼用啊,不僅費力,還要詳細記錄,這也麻煩了吧。
瞧出了眾人的不滿,沈玉嘉安慰道:“安心些,放心些,等你們什麼時候,能把彈簧批次生產時,你們就是這個世界的大功臣了!絕對會名留青史的!”
“我說沈公子,這啥大功臣,名留青史咱也不在乎,這彈簧啊,我們盡力而為,只是這打造過程中,不用詳詳細細的記錄下來吧,說句不好意思的話,我識字不多。”王鐵匠苦笑道。
聽到王鐵匠居然自嘲了,這範鐵匠竟奇蹟般的沒有譏諷,而是也苦笑道:“我識字也不多!”
沈玉嘉眉頭一皺,他瞧了一眼其餘三名小鐵匠,發現他們齊齊搖頭後,沈玉嘉嘆了口氣,道:“罷了,這些暫時我來記錄,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
有了一個會動筆桿子的,這兩個老鐵匠也沒有什麼怨言了,立即再次開工,打造鐵條。
沈玉嘉拿了一把小刀,削好一塊炭後,拿起許高才早已準備好的空白書,一邊看著兩個老鐵匠忙著,一邊詢問後好一一記錄。
現在正值五月,天氣越來越熱,而這打鐵房裡,因為大火爐的關係,是格外的燥熱,六人幾乎都是光著膀子在幹事。
沈玉嘉這一次親眼見證了打鐵技術後,他算是看出了許多問題,這王鐵匠啊,都喜歡把剛剛燒紅的鐵,經過錘打完後,直接放入水中冷卻,這樣一來,鐵就變得很硬,但也易折,十分脆,只有經過不斷的加熱錘打,才漸漸有些韌性。
看到這一幕,沈玉嘉心中暗道:“這距離鋼應該不遠了吧!”
而另一邊,範鐵匠則是將鐵錘打完後,並不急於放入水中,而後讓它漸漸變冷,才繼續加熱錘打。
兩位大師傅方法不一,打出的彈簧剛柔不同,明白這一點後,沈玉嘉立即讓王、範兩位老鐵匠中和一下,把錘打完的鐵,晾一晾,在放入水中試試。
這一辦法,果然保證了鐵的硬度,提升了韌性,只是距離他需要的,還差很遠。
沈玉嘉當然不會就此放棄,六人經過不斷的鑽研,嘗試,最後,沈玉嘉期待的彈簧,終於打成了。
彈簧只打出了一個,但就是這一個,便讓六人高興到眼淚都流出來了,這些天來,他們的辛苦送算是沒有白費。
“就照著這個回爐再造,反覆淬鍊,加工定型的方式,我們繼續嘗試,定要把這門技術完全掌握,保證打十個,出十個!”沈玉嘉無比興奮道。
“咳,雖然不知道沈公子你究竟要打這玩意幹什麼,不過老王我是好久沒有因為打鐵而高興過了,你放心,既然這東西打出來了,我就不會讓它再消失了!”王鐵匠笑道。
這時候範鐵匠也沒有譏諷王鐵匠了,他現在的心情與王鐵匠一樣,因為打出了一個彈簧,而感到萬分高興。
至於其他三位小鐵匠,雖然他們都不知道這彈簧能幹什麼,可這前後十天的苦功,總算是沒有白費啊,就衝著這一個,他們也不知道為啥,反正就是高興了。
第一卷 天水紈絝 第三十四章 避震馬車
木工房外,領頭木匠,姚岱看著手中圖紙許久,皺眉望向沈玉嘉道:“沈公子,你這圖中所畫的馬車,車軸用鐵塊鑲嵌增強牢固,這點我們都知道,只是你這上面畫的一圈圈還有一片片是什麼啊?”
“這一圈圈的是彈簧,這一片片的是弓子板,都是鐵做的,現在打鐵房已經找好一套,只要馬車也做好,裝上後能起到避震的效果,明白?”沈玉嘉解釋道。
“不明白,這些鐵疙瘩要裝上去,這馬車不是更重了嗎,而且沈公子這些圖紙裡,除了馬車還有手推車也要裝上,這重量加上去,就算馬能受得了,可人呢?”姚岱苦笑道。
“這避震器裝上去,重心是往下,而不是前後,若是成功了,這些車子反而能行駛得跟輕鬆。”
沈玉嘉解釋完,發現姚岱是一臉糊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