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2/4 頁)
無法反攻出去。
“如此下去,大齊五萬將士將面臨全滅的下場!”
這時候,魯盛突然想到顏芷綺,此女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統軍能力絕對是大齊首屈一指的,以前攻打函谷關時,魯盛沒有感覺,可是現在缺少了顏芷綺的情況,他才知道對軍心十分不妙。
人的名樹的影,那怕顏家出來一個不懂兵法,甚至呆愣木雞的傻子,只要將他往大軍前一放,在告訴眾將士,此人乃是敦煌顏家的後人,那麼頃刻間,全軍士氣便是大大提高。
特別是近幾年,顏程、顏芷綺父女東征西討,都是毫無敗績,最嚴重的一次損失,便是顏芷綺在河陰一戰,但是最終還是險勝一籌,幫助顏程奪下長安,將顏家的聲望再次推到了頂點。
而魯盛也從這點上可以明白,陛下為什麼急著要讓顏家倒臺了!
顏芷綺雖然目前一直是效忠大齊,然而據探子彙報,她的父親顏程卻三番五次表現出對大齊的不滿,特別是在三門峽會軍時,魯盛是親眼所見顏程對於大齊的心態,似乎沒有什麼好感。
放著顏家父女發展下去,對大齊絕對是最大的威脅,所以陛下要想盡辦法的虛弱他們,從而好除掉他們。
而這時候正好是給顏家扣上大帽子的機會,只要魯盛上書,稱顏芷綺擅離職守,導致五萬大軍陷於水深火熱中,便可以將顏家徹底消滅。
但是如此一來,魯盛要如何離開洛陽呢?
現在魯盛一顆心是七上八下,他雖然是軍師,兵書也讀過不少,但是曾經壓根就沒統過兵,而龐旭讓他過來,也是存著要給顏家抹黑的,也沒要求他能立下多大的戰功,只要給顏芷綺扣上足夠掉腦袋的罪名,那便足夠了!
看著洛陽城大街小巷拼殺的兩軍將士,魯盛感覺頭疼無比,再這樣下去,別說能不能給顏芷綺扣帽子了,他怕是先一步交代在這裡了。
便在魯盛糾結的時候,突然參謀吳銳急急跑來,魯盛看到後,下意識問道:“吳參謀有何要事?”
“軍師,我軍將士已經疲憊不堪,繼續堅守下去,恐怕要完敗了!”
“我豈會不知,可是除了堅守,我等還有何路可走?”
吳銳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說詞,才道:“要不這樣,軍師率領大軍先撤往皇宮東側,料想梁軍應該是直取皇宮的,只要我軍一退,他們必然全力攻打皇宮,有尹天左的大軍幫著守護,我軍也不用傷亡如此巨大了!”
“吳參謀如此敢確定梁國的目標是皇宮!”
“人頭擔保!”
看到吳銳一臉堅毅的模樣,魯盛點點頭,但是想了片刻又搖頭道:“可我軍一撤,元帥她殺出重圍,便又是掉入深淵中啊!”
魯盛指望顏芷綺早點死,但同時有希望她能活久點,最好讓大齊佔領洛陽,自己也能活下來,她在去死是最好不過了。
吳銳搖頭苦笑道:“宮裡的槍聲早已經熄滅,想必三百將士都已經被尹天左此賊殺害了,而元帥她怕也是凶多吉少,此刻我等絕不能因為元帥一人,而導致全軍覆滅的結局!”
“吳參謀言之有理!”
魯盛等的就是吳銳這句話,他作為軍師,軍中第二把手,若是指揮不當,導致全軍覆滅,就算顏芷綺死了,他不死在梁賊手裡,也要被龐旭宰了,但是正因為他坐在這個位置,也需要一些名聲,萬一他捨棄顏芷綺,帶著大軍跑了,而顏芷綺有跑了出來,那麼事後他可不好解釋,畢竟顏芷綺進宮前,已經吩咐了全軍將士在外候命。
雖然他不相信,顏芷綺出來後能改變局面,但是還是那句話,人的名樹的影,將士們或許就在認為,等顏芷綺出來後,搞不好戰力節節攀高,將梁軍盡數消滅呢!
而他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帶兵撤退,放棄洛陽,將士們心裡面會怎麼想?
貪生怕死是少不了了,最要命的還是這幫莽夫,連連上書告訴陛下,他趁元帥不在,亂下軍令,導致眼看到手的洛陽白白送給了尹天左或者梁國,那他可真是欲哭無淚了。
而現在,吳銳既然提出來了,那他便好召集將領和參謀,將吳銳的提議告訴眾人,只要有半數人點頭,那麼他便可以撤退,即便日後陛下怪罪下來,也有吳銳此人和那些同意撤退的將士背黑鍋!而他只要跪在陛下面前,用著當初拍馬屁的功夫,升官或許不可能了,但死,是絕對不會死的。
想罷,魯盛便立即召集眾將士和參謀,將吳銳的想法提了出來,並且還特意指名道姓,此計乃吳銳之謀!
吳銳自然明白魯盛作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