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除非在登陸日出現可怕的失誤。
隆美爾在塞莫林山頂上的別墅裡看到了北非戰場的結局。他為曾經真誠地深切地熱愛過計程車兵和軍隊的毀滅而感到悲哀萬分。他意識到德國面臨著覆滅。大約在這個時期,他接見了他的朋友,施圖加特警察局長卡爾·施特羅林博士。他可能從這位朋友第一次聽到“黑色樂隊”的存在。
第三節 現代史上傳奇般的陰謀活動
1939 年9 月英國的秘密情報機構英國情報局向其所有情報站發出了一個密碼字。這個字就是“戟”——一種能打碎鋼盔的斧頭。從這個字裡,德國諜報局局長、海軍少將卡納里斯得出結論:英國認為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了,中午,卡納里斯來到他那高大圓頂型的無線電收音機旁,收聽倫敦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十二點一刻整,傳來了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的微弱而悲哀的聲音:
“我在唐寧街十號內閣會議室向你們講話。今天早晨,英國駐柏林大使向德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如果英國政府在十一點鐘得不到德國準備立即從波蘭撤軍的答覆,我們兩國就處於交戰狀態。我不得不告訴你們,我們還沒有得到這樣的答覆。因此,我國同德國已處於交戰狀態。”卡納里斯關掉無線電收音機,命令奧斯特釋出戰爭通報,通知他的三千男女成員,德國與英國和法國已處於交戰狀態。接著他就召集全體會議。在檢查了諜報局的戰爭部署之後,卡納里斯對他在這場戰鬥中所面臨的主要敵手,英國特務機構,說了一些莫明其妙的話:
“我有幾個理由必須向你們提出警告。如果你們為他們幹事,很可能被我知道,因為我想有些地方我已經打進去了。他們將要求用密碼電報把你們的情況發給他們,而我們可以經常破譯密碼。你們的名字就將存入檔案。這種活動最終還是不能寬容的。我也瞭解(英國的)特務機構是不會很好地報答你們的。如果只是為了錢,我要告訴你們,他們的獎賞是很少的。如若他們對你有一點懷疑,就會毫不遲疑地出賣你”這種警告是毫無必要的。諜報局的行政官相信這位矮小的少將是絕對忠誠的。但是,卡納里斯又對誰忠誠呢?這是一個奇怪然而是合乎道理的疑問。
關於英國特務機關,卡納里斯向全體會議人員提出警告之後,又向留下來的一些心腹補充了幾句預言性的推斷。他說:“他覺得德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受失敗,可能是個災難,但要是希特勒取得勝利,必將是更大的災難,因此,諜報局不要做使戰爭延長一天的事情。”卡納里斯是在1933 年年末被任命為諜報局局長的。他於1934 年1 月1 日、他的四十七歲生日的那天正式就職。此人身材矮小,守口如瓶,神色緊張而熱情認真。他稍稍口齒不清,表情憂鬱,走路時彎腰曲背,兩手緊緊地背在身後。他的舉止是威廉式的:彬彬有禮,誠懇,慈善,行事謹慎而且頑強。他那一雙藍色的蛇怪般的眼睛能洞察一切。他見多識廣,他能說德國潛在敵人的語言英語、法語和俄語,也能說德國潛在朋友的語言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而且講得幾乎同樣好。他在諜報局就職時頭髮已經很白了。從那時起,他就開始了現代史上罕見的傳奇般的陰謀活動。
十年後他死去了,他的世界同這位德國的優秀人物一起消失了。剩下的都是不能講話或不肯講話的人、謠言、半真半假的事實、一些國家檔案、他的女兒和他的遺孀埃裡卡。埃裡卡被流放到西班牙在對亡夫的沉痛哀掉中度過了她的餘生。佛朗哥為她提供了一套公寓,據說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為她安排了養老金。卡納里斯決意要使歷史成為無從瞭解的謎。
這個神秘人物的真象到底如何?
英國人中,只有孟席斯——夥同丘吉爾首相以及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最後才揭穿了這個謎。但孟席斯談到他的老對手時言談很謹慎,只是說卡納里斯“真勇敢,真不走運”。
雖然卡納里斯建立了“黑色樂隊”就差起個名了,是黨衛軍保安局和秘密警察給它起了“黑色樂隊”這個名字。這個組織沒有德國總參謀部的配合要想反叛希特勒是無能為力的。在這個組織存在期間,極少數比較進步、開明和有才幹的德國軍官支援這一陰謀,許多人甚至連知道都不知道。
1934 年和1938 年間,大多數被認為參與了陰謀的將軍和上校們都只不過是那些在海倫俱樂部——德國軍人和保守勢力的中心堡壘——發牢騷的老年人,他們抱怨“聲名狼藉的人”干與了國家事務。儘管他們對統治(最後毀掉)他們的,實行催眠術的波希米亞下士感到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