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3/4 頁)
了,但二人僅有的數兵部眾卻折損殆盡,還不知道張津會不會卸磨殺驢,處境堪優。
太史慈回營時,還被二人好生埋怨了一通。
就算要留下兵馬斷後,也該由張津去頭疼,輪不到他太史慈操心。
現在可好,數兵舊部折損將近,手裡沒了兵馬,這讓兩人心裡委實踏實不起來。
就在這時,關城下響起一把清朗的喝聲。
周瑜也看到了被人簇擁著的張津,朗聲喝道:“張津,爾無故舉兵犯我荊州,今即引殘軍敗歸,還不速速獻關而降,更待何時?”
張津氣的臉色鐵青,怒斥道:“黃口小兒,休要猖狂。”
身邊諸將也紛紛喝罵起來,心裡卻是皆感羞愧,雖然一直聽說周瑜年輕,不想竟是個還未及冠的美少年,敗在一個弱冠少年手上,可真是有夠丟人的。
周瑜灑然道:“敗軍之將,安敢言勇。既然爾等冥頑不靈,待本將軍打破關隘,定將爾等統統夷滅宗族,以振我軍荊州大軍軍威,看日後再敢有誰來犯。”
說此略略一頓,當即又望向按劍肅立劉繇身後的太史慈,喝道:“太史將軍還不動手誅殺張津匹夫,接應本將軍大軍入城,更待何時?”(未完待續。。)
第294章 智取關城
周瑜此話一出,關城上立刻一片譁然。
張津臉色一變,數十親兵立刻圍了上來,將他團團護衛起來,幾名部將更是臉色不善地盯著太史慈,一旦太史慈有什麼反常舉動,就會毫不猶豫地上前圍攻。
劉繇和許貢也是眉頭一蹙,看向了太史慈。
所有人都知道,太史慈曾被荊州軍生擒,後來又被無故釋放。
這訊息不知道是何人散播開來的,而太史慈也並沒有打算隱瞞。
張津等人本來就有所懷疑,聽到周瑜的喝話,下意識地就作出了反應,並不奇怪。
然而劉繇和許貢等人也下意識地拉開了距離,卻讓太史慈心中一陣悲涼。
這些來他忠心耿耿地追隨劉繇,替劉繇賣命,更是數次救了劉繇和許貢性命,卻不想到頭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果,叫他心裡如何能好受。
人心難測,竟至如廝。
太史慈長嘆一聲,心裡卻沒有多少恨意,更不恨周瑜在陣前挑撥離間。
兩軍交戰,就算使用再卑劣的手段都沒有錯,能夠佔得住道義。
唯所悲者,自己實在跟錯了人。
就在張津、劉繇等人下意識地提防太史慈,各懷心思時,驚天戰鼓聲中,荊州軍已經向關城發起了進攻,張津顧不得考慮太史慈是否投敵,連忙調兵譴將,準備迎敵。
誆浦關雖不及函谷、虎牢天險,但也異常險峻。易守難敵。
周瑜只揮軍強攻了半日,見難以破關,便收兵回營,以免傷亡過重。
一連三日,大軍都是閉營不出。
周瑜似是並不著急,每日只命士卒休整,養足體力。
甘寧、周勝、陳良等將卻是耐不住了,等了三日不見動靜,便來見周瑜。
周瑜只說破關時機未到,讓諸將安心等待。
甘寧等將無奈。只得苦等。直到第七日。
“下官見過少將軍。”
蘇風風塵僕僕來到中軍大帳,向周瑜拱手施禮。
“蘇大人免禮。”
周瑜擺了擺手,示意蘇風入座後,才問道:“不知瑜所託之事。蘇大人可曾辦妥?”
蘇風不敢怠慢。連忙答道:“啟稟少將軍。下官已將三千山越兵帶來。”
周瑜精神一振,輕輕撫掌道:“好,此番若能攻破誆浦關。蘇大人當居首功。”
蘇風連聲謙讓道:“為主公效力,乃下官分內之事,何敢居功。少將軍但有所譴,下官自當一力遵辦,不敢稍有懈怠。”
周瑜淡淡一笑,也不多說,轉向帳下諸將道:“好教諸將知曉,瑜聞蘇風大人自為山越太守以來,從山越民中抽三千精壯組成了一支山越精兵。這支山越精兵雖不及兄長麾下精銳能征善戰,但卻極善山地作戰,乃是我軍襲破誆浦關的關鍵。”
甘寧、周勝、李嚴、陳良等將這才恍然,難怪一直按兵不動,原來在等山越兵。
對於山越民,在座地在所有將領都知之甚深,知道山越兵極善山林作戰,而誆浦關又卡在山道上,左右兩側並未關牆,而是直接與山壁相接。
若是譴這支山越兵從兩側攀到山崖上面,發起突襲,必可事半功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