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命,欲要帶兵殺奔徐州,盡誅陶謙滿門老小,替老太公報此血仇。
曹操當即應允,盡起五萬大軍,欲要殺奔徐州替老父報仇。
郭嘉、程昱、陳宮等心腹謀士極力勸諫,但曹操哪裡肯聽,親率大軍出昌邑,又復三軍將士全軍犒素,從沛縣殺入徐州境內,數日內連破戚縣、留縣、廣戚諸縣。
大軍所過之處,被破之城邑不分豬狗人畜,盡皆被誅盡殺絕。
屠城。
徐州境內剎時血流成河,士民惶惶然如大難臨頭,心不能安。
雖然有人指罵曹操殘暴如虎狼,禽獸不如,但在這個強權至上的年代,文弱書生的幾句指責又豈能熄滅曹操的殺戮之心,所過之處只殺的血遊飄杵,浮屍遍野。
陶謙聞報後大驚失色。連忙調集軍隊,命大將曹豹率軍出彭城,抵擋曹操大軍,一邊急譴使前往曹操軍中,解釋誤會,止息兵戈。
不料曹豹大軍尚未到彭城,便被夏侯惇前鋒大軍擊破,兩萬大軍大半被俘虜,曹豹僅率數千殘兵逃回下邳,譴往曹營解釋誤會議和的使者也隨後被送了回來。
然而去的時候活生生的人。被送回來的卻是怒目圓睜。死不冥目,血淋淋的首級。
陶謙年事已高,本就不欲與人為惡,妄動兵災。當時就覺一股煩厭衝上心頭。也不知是被氣還是被嚇的。口吐鮮血昏厥了過去。
十日後。
曹操親率大軍兵圍下邳。
陶謙在親兵的攙扶下,顫巍巍地登上城牆,眼神哀痛而憤怒。
痛者。徐州大地染血,累無法百姓遭殃。
怒者,曹操殘暴成性,竟下令軍隊屠城。
曹操不欲與陶謙廢知,在城下厲聲喝罵了陶謙一陣,隨即便下令大軍攻城。
陶謙一邊據城死定,一邊譴快馬四出,向周邊的劉表、袁術、青州刺史田楷等人求救。
細陽。
孫堅軍帳。
“肅,參見主公。”
魯肅向孫堅長長一揖,正式奉孫堅為主。
“呵呵,子敬快快免禮。”
孫堅笑的虎目中射出光開,大嘴都快咧成兩半了。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程普、韓當、黃蓋三將亦在旁邊道賀。
孫堅雖然能征善戰,但由於性剛原因,剛則剛矣,難免失之謀略,帳下無人可謀,是以才在兩次與周堅的交鋒中,都一敗塗地,甚至連賴以起家的地盤都給丟掉了,不得不暫時寄人籬下,箇中滋味,非親自經歷過了,又有誰能知道。
而寄人籬下,又絕非孫堅之願。
昨夜與魯肅一夜深談,發覺魯肅極善謀略,當即就開門見山表明了招攬之心。
魯肅此前曾投奔過袁術,卻不得袁術重用,遂一直閒賦在家。
此番得遇孫堅,本來就暗暗覺得孫堅此人極為不凡,有成大事之心,又得孫堅毫不掩的誠意相請,沒怎麼猶豫,就投入了孫堅帳下。
“某得子敬,如猛虎添雙翼矣。”
孫堅大笑三聲,隨即向魯肅道:“子敬,某雖有匡扶漢室之心,然自失卻長沙,託庇袁公路之下,至今尚未有安身立命之地,不知子敬可有良策助吾?”
魯肅略一思忖便道:“袁術此人好大喜功,驕奢淫逸,雖四世而三公,亦有賢名,卻無量才之心,左右皆奸邪小人,主公不得其用亦屬正常。眼下揚州有袁術,荊州有周堅,荊揚之地幾無主公容身之處。荊州劉表、兗州曹操皆難圖之。唯今之計,唯有取了徐州,主公方可與袁術、周堅、曹操、劉表等人爭鋒。”
“徐州?”
孫堅眼神一凝,沉聲道:“欲取徐州,怕沒有那麼容易吧?”
程普、韓當、黃蓋三人也看著魯肅,看魯肅能說出什麼妙計來。
雖然三將嘴上不說,但對這個看上去有點忠厚老實的年輕人委實沒有什麼信心。
魯肅道:“主公有所不知,徐州牧陶謙年事已高,料來時日無多,諸子皆不成器,徐州士族亦多守成之犬,無開拓之雄才,主公未必就沒有機會主入徐州。只要找個機會託庇於陶謙治下,待日後陶謙歸天,主公便可趁機主入徐州。”
孫堅蹙眉道:“可是,某如今即託於袁公路之下,若冒然相棄,恐遭天下人唾棄。”
魯肅道:“主公不必多慮,主公雖暫託於袁術之下,但並非奉袁術為主,也並非是袁術家臣部屬,只要找個合適的理由投入陶謙門下,諒袁術也說不出什麼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