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3/4 頁)
見附近雖然地勢較低,但除了官道西側的山林外,四下十分開闊,並不利伏兵,這才鬆了口氣,往慘叫聲傳來的方向望去。
陡然間,驚天的戰鼓聲在密林中響起。
很快,一隊隊步卒衝出密林,在附近的一座山坡上開始列陣。
劉備一邊下令大軍就地列陣,一邊放眼望去,見伏兵只有三千人左右,立刻就長長地鬆了口氣,向賈詡笑道:“不出軍師所料,荊州軍果真有伏兵。”
賈詡卻沒那麼樂觀,臉色漸漸凝重了起來,道:“只怕沒有那麼簡單,主公請看,這裡雖有山林,但三面地勢開闊,並不利於埋設伏兵。就算我軍不察,憑這區區三千伏兵想要擊潰我軍一萬五千大軍,也沒有半點希望。然而荊州軍卻在這裡埋下三千伏兵,肯定有問題、”
劉備聞言一怔,對賈詡的判斷,他還是極為信服的,臉色也漸漸凝重了起來,一邊掃視著四周的地形和遠處已經列陣完畢的三千荊州軍,一邊問道:“不知軍師有何高見?”
賈詡道:“三將軍斥侯至今未到,多半已經發現了什麼。”
說此一頓,當即叫過十餘名斥侯,吩咐道:“儘量往山林深處搜尋,看有無異常。順便注意一下丹水水位,看有沒有什麼異常。”
十餘名斥侯兵當即領命而去。
賈詡這才像劉備道:“先且按兵不動,看看荊州軍想玩什麼花樣。”
劉備答應一聲。
就在這時,十餘騎快馬衝下山包,往這邊飛奔而來。
賈詡向劉備道:“主公,我們也過去看看。”
“軍師與備同去。”
劉備點點答應一聲,當即帶著賈詡和數十名親兵縱馬而出。
很快,兩方相距近百步時,同時勒馬收勢,最終相距百步而立。
劉備距離大軍本陣有五百步。對方距大軍本陣也有五百多步。
這個距離。剛好是兩方主將會面的安全距離,就算有一方想趁機突襲,另一方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縱算不敵。也可安然逃回大軍本陣。
劉備放眼望去。只見對面一員小將白袍銀甲。胯馬立於陣前,端的是英姿不凡,忍不住暗中喝了一聲彩。好一員英俊的年輕小將。
就連身旁的賈詡也忍不住暗暗喝彩,好個英武小將。
再看身後,一杆獵獵飛舞的大旗上鏽了個斗大地‘周’字,卻不知是何人。
幾乎很快默的,劉備周瑜幾乎是在同時縱馬而出,劉備身邊是賈詡和兩名部將,周瑜身邊卻是周通和王猛親自縱馬持刀護衛。
相距五十步時,兩方同時勒住戰馬。
劉備揚聲喝道:“汝乃何人?”
周瑜一甩披風,勒住戰馬朗聲喝道:“在下週瑜,足下可是劉備乎?”
劉備答道:“正是。”
心下卻在尋思,不知這周瑜是何許人也,如此年輕,竟從未聽過。
周瑜朗聲喝問道:“劉備,汝先襲武關,今又引軍犯我荊州,莫非欺我荊州無人乎?”
劉備也朗聲答道:“此話差矣。吾乃漢室宗親,秉大義而振漢室皇綱,興義軍而討天下匪寇。周堅身為漢室之臣,非但不思振興漢室,上效國家,以全忠義,反而興不義之師攻伐西川,妄誅宗室重臣,實乃天忠不義之輩,天下皆可討之。”
周瑜哂笑道:“好個滿口忠義之輩,織蓆販履之輩,也敢妄談忠義。”
賈詡聞言縱馬上前,道:“此言差矣,盛衰之道,乃天下之勢,人力不可違也!況且我家主公乃漢室宗親,今天下失統,皇綱不振,匡扶漢室乃天下人之責,此忠義之道也!”
周瑜看了眼賈詡,問道:“先生可是涼州名士賈詡?”
賈詡微笑道:“賤名不足掛齒,正是在下!”
周瑜拱手道:“瑜在襄陽,聞先生之名久矣。先生之智,天下少有,吾兄雄才偉略,坐擁荊益豐沃之地,治下民逾千萬,帶甲數十萬,氣吞荊揚,虎視中原,天下莫可及也。以先生之才,投劉備實乃明珠蒙塵也,何不與瑜共輔吾兄,以興漢室,成就大業。”
賈詡淡然道:“詡弩鈍之才,如何能入周荊州法眼。”
周堅灑然一笑,也不以為意,又向劉備道:“足下犯我荊州,如果速速引軍退去,瑜自當上覆吾兄,不予責難,否則瑜雖不才,他日定當率軍掃平關中。”
“好大的口氣。”
劉備喝道:“黃口小兒,備到要看看你如何掃平關中。”
“即如此,瑜便不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