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頁)
趁袁術稱帝,周堅舉兵南下揚州時,袁紹也加快了統一河北的步伐。
六月。
袁紹親率七萬大軍出陽城,兵逼范陽。
訊息傳到薊縣,幽州刺史公孫瓚急譴從弟公孫範領軍兩萬鎮守范陽。
袁紹兵至范陽。揮軍猛攻十餘日,折損兵馬數千,卻連范陽城頭都沒上去。
左右先鋒顏良、文丑前來中軍大帳請罪,袁紹氣的每人杖責二十軍棍,以儆效尤。
軍師田豐獻上引蛇出洞之計,大軍繞過范陽北上詐攻涿郡。
袁紹依計行之,盡起大軍繞過范陽北上,擺出一副欲攻打涿縣的架勢。
公孫範果然中計,深夜引軍出城襲擊袁紹後軍輜重時,被袁紹八路伏兵殺的大敗。狼狽逃回范陽時。又被冀州軍趁覷奪了城門。
廝殺了整整一天一夜,范陽失守,公孫範引萬餘殘軍退守涿郡。
八月。
袁紹軍至涿郡,公孫瓚也親率大軍趕到。兩軍互戰數場不分勝負。進入僵持階段。
幽燕之眾多騎兵。袁紹的七萬大軍卻多是步卒,只有八千輕騎。
田豐連施妙計,誘公孫瓚入伏。奈何幽州騎兵來去如風,三千白馬義從更是騎兵精銳中的精銳,不但數次逃脫危局,更是反咬了袁紹幾口,讓袁紹折了數千步卒。
深刻地認識到騎兵的重要性後,袁紹愁眉不展,整天長吁短嘆。
戰略上的差距,有時候是無法彌補的。
騎兵在面對步兵時,先天上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本來袁紹平定幷州後,就組建了一支八千人規模的騎兵,被袁紹寄予厚望,誰知道上了戰場,卻是不敵幽州騎兵,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袁紹這才意識到,騎兵不是讓士兵騎上戰馬,就能成為真正的騎兵。
幽州騎兵常年與塞外胡人作戰,極其彪悍善戰,特別是發起衝鋒時那種一往無前的慘烈氣勢,縱然是現在想來,袁紹也不禁大受震動。
本來幷州也是彪悍之地,幷州精兵天下聞名,幷州鐵騎不比幽州騎兵差。
但是袁紹平定幷州後,為了將組織的騎兵牢牢抓在手裡,八千騎兵全都是冀州兵,訓練的是到位了,卻沒有真正經歷過什麼像樣的大戰。
對上步卒,冀州騎兵自然可以靠先天優勢遊刃有餘。
但對上常年與胡人作戰的幽燕鐵騎,卻是一敗塗地,給了袁紹當頭一棒。
揚州。
周堅在平定江東四郡後,也接到了細作從河北傳回地訊息。
得知袁紹的八千騎兵被公孫瓚的幽燕鐵騎打了個落花流水,也立刻就認識到了荊州騎兵的不足,和公孫瓚的幽燕鐵騎相比,荊州騎兵幾乎就是溫室裡的花朵。
和袁紹組建的冀州騎兵一樣,一萬荊州騎兵從來沒和真正的騎兵正面交鋒過,最多也就是打打步兵,不論是戰術還是彪悍程度,肯定比不上公孫瓚的幽州鐵騎。
地理上的客觀因素,有時候是無法克服的。
真正的精銳騎兵,從來都出在涼州、幷州、幽州等邊塞苦寒之地。
中原各路諸侯之間的戰爭多由步兵交鋒,騎兵少之又少。不說別的,到現在為止曹操和袁術都沒能組建起一支像樣的騎兵。
而以周堅龐大的人力物力,也是以韓瓊的三千清河騎兵為底子,又在早年從董卓那裡得到了數千匹戰馬,才組建起了一萬騎兵,可想而知組建騎兵有多麼難。
真正的騎兵,不是讓士兵騎上戰馬,就能成為騎兵。
精兵永遠都是打出來的,殺出來的,而不是訓練出來的。
而中原多山,不利於騎兵縱橫,很難訓練出真正的精銳騎兵。
周堅意識到這點後,立刻傳書漢中,加封暫時在漢中太守黃忠手下領都尉之職的馬騰為涼州刺史,鎮守武都、漢陽、隴西三郡,不求開疆拓土,但一定要在三到五年之內給荊州軍組建起一支能征善戰的西涼騎兵,以扭轉荊州軍無精銳騎兵的戰略劣勢。
合肥。
從進入七月開始,大量的軍隊就開始在這裡集結。
到了八月末,合肥已經成了一座龐大的兵營,超過十萬大軍駐紮在這裡,營寨連綿足有數十里,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氈包和帳篷。
安風津,曹軍‘數萬’大軍和袁術軍打的熱火潮天,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而曹操卻早就率七萬大軍趕到了合肥,和成國大將軍紀靈合兵一處,超過十萬大軍開始在合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