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4/4 頁)
當下道:“兄長這麼急著過來,不知有什麼大事難決,要與我商量?”
周暉彈了彈衣衫,肅容道:“中原地區自光和年間以來,就連續大旱,每年不是旱災就是蝗災,世人皆謂之老天作怪,子淵可知是何緣由?”
周堅哂笑道:“什麼老天作怪,不過是愚人自憂罷了,氣候變化,人也能影響。中原連年大旱,不過是當權者無能,水利失修,打造了自然的生態平衡罷了。”
戲昌目露訝然,道:“主公明鑑,天下大旱,固然有天氣變化的原因在內,不過若是能及時興修水利,引水灌溉,又豈會導致農田乾旱。昌本想找個機會為主公進言,不想主公也知其中緣由,到是昌杞人憂天。”
周暉也有些驚訝,原以為周堅不事勞作,不想竟也能看到這些問題,當下道:“既然子淵已知其因,那愚兄就直說了。去歲中原大旱,南陽也不利外,致使秋糧欠收。南陽境內並不缺水,淯水、均水、丹水、湍水、溠水、沔水等水道交錯縱橫,水網密佈,雖不及江夏、南陽水量豐富,但引水灌溉農田也綽綽有餘。暉這些天來到各縣實地查訪,發現南陽的水渠十分完善,只是年久失修,大半已被堵塞,因此暉決定徵召民夫,抓緊時間疏通境內水渠,爭取在明春耕種之前能修通大半水渠,則秋糧便可大收。”
周堅欣然道:“這是好事,利國利民,兄長儘管去做便是了。”
戲昌卻道:“不知子安兄要徵召多少民夫?”
周暉道:“最少也得十萬,若是有二十萬民夫,明春耕種之前,定然能將所有的水渠全部疏通。”
周堅眉頭一皺,二十萬民夫可不是個小數字。
就算十萬民夫,所需的費用也不是現在的官府所能負擔的起的。
戲昌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略作沉吟,便道:“現今府庫中雖有些錢糧,但要負擔十萬民夫的錢糧也遠遠不夠,不過,昌道是有個辦法。”
周堅欣然道:“志才但講無妨。”
周暉也看向戲昌,要是能解決錢糧,那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戲昌道:“眼看正值深冬,並非農忙之際,主公只需以免稅為餌,想必定能召集到一部分民夫,再跟郡內豪族大戶立下字據,借得部分錢糧,諒能徵召二十萬民夫。”
周堅當即道:“善,就此志才之言。”
周暉卻道:“上次向豪族富戶借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