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佳,心下頓生感慨。
匆匆三年過去,自己長了三歲,大喬和小喬也漸漸長大了。
尤其是是大喬,已經快八歲了,和三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少了幾分秩氣,多了幾分文靜,儼然又一個大家閨秀,顯示出良好的家教和素養。
小喬也快五歲了,比三年前離開皖縣時的大喬還稍大些,雖然秩氣未脫,但已經不像三年前那般好動,安安靜靜的,顯的頗為懂事,
“周堅大哥好。”
喬瑩還認得周堅,只是被周堅抱在懷裡,頗有點不好意思。
這個年代的人懂事很早,十五六歲就要嫁人,七八歲的時候就已初涉世事,心理年齡大概相當於後世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感覺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孩子。
喬佳卻早忘了周堅是誰,畢竟比喬瑩小了幾歲,被人抱也沒什麼感覺。
周堅坐了一陣,又去看望了喬玄和蔡邕。
直到傍晚時分,才告辭離開喬府。
剛剛出了喬府,就有隨從匆匆迎了上來,“公子,朝廷有欽使來了。”
“朝廷欽使?”
周堅就是一怔,有些摸不著頭腦。
隨從答道:“是好事,好像是朝廷要給公子升官了。”
周堅頓時精神一振,翻身上了馬背,雙腿一挾馬背,“走,回去看看。”
中平二年十二月初。
為表彰南陽太守周堅討滅境內大小匪寇,朝廷下旨加封周堅為討逆中郎將,同時遷南陽都尉鄧卓為城門校尉,任蔣欽為南陽都尉。
宛城,太守官邸。
周堅送走前來傳旨地小黃門,這才對身邊地鄧卓道:“恭喜鄧大人升遷之喜,日後鄧大人位列洛陽中樞,可別忘了本將軍啊,還請鄧大人多多關照。”
鄧卓喜的眉開眼笑,道:“應該的,應該的,下官能有今天,全靠將軍提攜。”
周堅道:“朝廷讓鄧大人招募兩千兵卒,鄧氏乃南陽大族,私兵上萬,區區兩千兵卒想必不在話下,此番率軍前往洛陽就職,必能得大將軍重用吶!”
鄧卓一驚,忙道:“將軍說笑了,鄧氏雖薄有田產,但也沒那麼多人啊!最多隻有千餘戶佃主,口不過三千,招募兩千兵卒談何容易,下官也正為此發愁吶!”
周堅哂笑一聲,也不多說。
鄧氏是南陽豪族,雖說私兵上萬有點誇張,但拿出上千私兵,再招募些精壯,放點血湊齊兩千兵卒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總的來說,鄧卓升官對自己也算一件好事。
一來鄧卓能去洛陽,也有自己的舉薦之功,南陽鄧氏多少會記自己好。
二來鄧卓去了洛陽,南陽都尉的位子就讓開了,並且讓蔣欽成功上位,將這個重要的位子抓在了自己人手裡,以後處理有些事情也方便許多,
回到內院,戲昌就笑道:“恭喜主公升遷之喜。”
周堅揮揮手,“一個虛職而已,有什麼好喜的。不過,蔣欽能就任南陽都尉,到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日後處理一些事情也就不用藏著掖著了。”
戲昌點點頭,深有同感地道:“主公所言甚是,都尉分掌郡內武事及武庫,調撥給軍隊的軍械錢糧都要經都尉之手,若是處理不好,時間長了難免招人非議,甚至會引起朝廷的猜忌,能換上自己人自然是最好。”
周堅道:“志才覺得蔣欽能否勝任南陽都尉一職?”
戲昌道:“蔣公欽雖曾為匪寇,卻有大將之才,出任南陽都尉綽綽有餘。”
周堅點點頭,“蔣欽生性穩重,性豁達而不嬌,確實是個可造之才。不過,本將軍麾下多虎狼之將而少權謀之士,荀彧和荀攸什麼時候能到宛城?”
戲昌灑然道:“主公不必相急,昌與荀彧君子之交,即已修書相請,彼就算不為主公盡忠,也必然會來南陽一趟,料來最多半月,便可前來宛城。”
周堅搓了搓手,轉念又道:“也不知朝廷大軍和西涼叛軍相持的如何了,西涼叛軍就算攻下了槐裡,但長安未下,料來也堅守不了多少時間。”
戲昌沉吟了下,道:“不出意外的話,歲除前西涼叛軍必會退兵。”
周堅精神一振,訝然道:“志才何以如此斷定?”
戲昌灑然道:“無他,內亂耳!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挾裹韓遂、邊章為將,率軍入寇三輔長安,出兵時叛軍只有不到五萬兵馬,然打到長安時,叛軍已達十餘萬眾,尾大不掉之勢已成,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斷不相容;韓遂本是朝廷命官,如今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