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直接決定了大軍的去想,反正他是地公將軍,又是黃巾道的首領,誰敢懷疑他的推算之道和軍令呢?
一刻鐘以後,黃巾軍浩浩蕩蕩的撤出了廣宗城,城內只留下一片狼藉。本來張角撤退的時候,就已經把吃的用的包括農具都帶走了,現在張梁雖然走的慌張,卻也是把廣宗城又搜刮了一遍,實在沒有什麼只得帶的東西了,才一溜煙的奔黑山而去。
數個時辰之後,丁原終於帶兵佔領了整個廣宗城。
“刺史大人,我們已經檢視過了,整個廣宗城,現在完全是一座空城,黃巾軍走的時候帶走了所有的糧食和物資,現在我們從廣宗城得不到一點補充?”高順從外面走了進來,向丁原稟報道。
“黃巾軍走的還真是乾淨啊,竟然是什麼也沒有留下。”丁原目光深邃,玩味著說道。“就這樣一座空城,董卓那個廢物,竟然也拿不下來,反而被黃巾打得大敗,真不知道董卓在西涼是怎麼混的,難道他就只會巴結十常侍麼?”
丁原這話一出,引得諸將滿堂大笑,丁原說這話倒不是要說董卓的壞話,只是董卓新敗給官軍蒙上了一層陰影,只有把責任都推給董卓,才能穩住三軍計程車氣,更何況丁原收錄了許多董卓的部下,也要藉此緩和一下他們失敗的陰影。
“大人,我們現在怎麼辦,看情況黃巾軍走了不久,我軍要不要馬上追擊?”高順卻是沒有繼續談論董卓,而是問起了當下的行動。
“不用了,黃巾軍敗退之勢已現,天下有識之士定當群起而攻之,相信黃巾軍這次的撤退不會很順利,我軍只要暫時休養修養,來日給予黃巾軍致命一擊,此次黃巾之戰可平。”丁原看著眾將,一字一句的說了出來,語氣之中顯示了丁原的沉穩老辣。
“哈哈哈,丁原就是丁原,果然算計深刻,這次馳援廣宗,我公孫瓚卻是遲了你一步。都是這些不中用的傢伙拖了我的後腿。”丁原剛剛說完,就聽見一個聲音響起,循聲望去,一個略顯的消瘦的中年人出現在了門口,此人雙眼精光爆射,卻正是那北平太守公孫瓚。公孫瓚一邊說話,一邊看著自己身後幾名將領,這些將領都是公孫瓚在路上,從黃巾手裡解救下來的。此時這些人一個個小心謹慎,雖然公孫瓚不待見他們,但他們依然滿臉笑容一副獻媚的樣子。
“哈哈哈,這些人也是我大漢的官員,守土有責,雖然黃巾勢大,但是能和黃巾抗爭,倒也是沒有丟我們大漢官員的臉。”丁原早就得到密報,知道公孫瓚一路上,收納了許多被黃巾軍奪了城池的官兵,自然知道這些官員的來歷。
丁原這一說話,卻就顯得比公孫瓚高明瞭許多。公孫瓚常年駐守北平,對外族恨之入骨,但有外族不聽調遣,公孫瓚必帶兵斬殺,所以養成了現在這樣頤指氣使,看不起懦弱的官員的脾性。可是內地的官府,那裡都能像公孫瓚的北平,這般兵強馬壯呢?所以丁原對這些官員卻也沒有什麼責怪的意思。這就是一州刺史和一個邊疆太守的區別。
“算了不提這些鳥事了,你既然率先得了廣宗,我也該出出力氣,這樣吧,你把廣宗廣宗繳獲的糧草,借一些與我,我即刻出發前去剿滅黃巾。本來我帶的糧草是夠用的,只是收了這些沒有的傢伙,糧草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公孫瓚腆著臉呵呵一笑,向丁原說道。
原來公孫瓚本部三萬人馬是不缺糧的,但是後來收了兩萬各地敗兵,這樣一來三萬人的糧草養活五萬人馬,就有些供應不上,本來這種狀況,可以在冀州就地徵糧的,可是現在的冀州黃巾已經鬧了幾個月,實在是徵不到什麼糧食,公孫瓚的北平雖然有些糧食,但是必定只是一郡之地,產出實在有限,不得已只能向丁原這個刺史借,必定丁原乃是一州之主,怎麼著都比公孫瓚富裕。
不過這並不是公孫瓚的全部心思。要知道公孫瓚是太守,丁原卻是刺史,兩個人的官職不在一個檔次上,按理說兩人帶兵來到廣宗,公孫瓚就要聽丁原的。可是公孫瓚何等驕傲的人,幽州牧劉虞乃是公孫瓚的頂頭上司,漢室尊親,公孫瓚尚且不放在眼裡,又怎麼會甘心聽丁原的排程,所以一開始,公孫瓚就沒想著要和丁原搞好關係。只是過來報個到,順便知會丁原一聲,然後公孫瓚就要帶兵離去,單獨面對黃巾。而要糧的事情也就是試試丁原,反正丁原給不給糧,公孫瓚都會單幹的。
第一百章 靈帝託孤
第一百章
公孫瓚此言一出,引得丁原手下眾將一個個怒目而視,一來黃巾臨走根本就沒有留下糧食,二來丁原一路上也招收了許多降兵,自己的糧食都緊張,哪裡有糧食給公孫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