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萬異族大軍進攻而來,又時逢涼州空虛,各郡太守也只能以重要的城池為據點與異族大軍抗爭,至於其他小縣小村的百姓們只好無奈棄之,張辰他們的援軍本身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涼州也特別適合騎兵作戰,士兵們也都是涼州人為主,再加上對於外族侵略者的國仇家恨,董卓大軍紛紛回國涼州和關中地區,天時地利人和盡被董卓軍佔去,異族想贏,談何容易?
異族中也沒有像皇甫嵩、朱儁這樣的大將,更沒有馬騰、張濟這樣的當地強族幫助,也只有一個已經戰敗的牛輔。反過來說,若是張辰等人想要從涼州繼續進攻到羌族老家也就是現在青藏高原的那片區域,也是十分困難,羌族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那裡,對於地形什麼的瞭如指掌,艱苦的環境和當地的百姓都會成為討伐大軍的嚴重阻礙。
第227章 北宮三子
在本次叛軍的主力羌族部隊內部,是由羌族北宮家族三子組成的。
當初北宮家族的族長北宮伯玉也是在西涼叛亂作惡,最後才過了僅僅半個月,就被中央政府也就是漢庭派出的大軍所征伐,還沒來得及留下遺囑就戰死在了亂軍之中。
經過幾年的休養,羌族內部漸漸有了喘息之機,北宮伯玉的三個兒子——長子北宮玉令、次子北宮竹、幼子北宮往趁機作亂。
三子在父親的教導下熟讀漢人兵法,他們的母親也是被北宮伯玉強虜而來的漢族女子,他們體內還是有著漢族人的血統。在父親陣亡沙場之後,年僅十九歲的北宮玉令就帶著剩下的族人回到原來的家鄉,經過了兩年的修養便四處征伐其他的小種族和羌族部落,因為幼年常讀漢人兵法,父親生前也跟隨著父親四處征戰,相比起其他的羌族首領和異族將領來說更加會打仗,所以勝多敗少,久而久之,附近的大小部落和異族群體都投向北宮玉令的帳下。
北宮玉令的勢力水漲船高,他的弟弟北宮竹卻不開心了,因為當年他們年幼,北宮玉令又是長子,所以不好說什麼,但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對於權力的野心也慢慢膨脹起來,雖然不敢和勢力強大的大哥正面發生衝突,但私底下還是會弄點小動作。
北宮竹在一次征伐中向大哥領命前去討伐一支人數在三萬左右的羌族大部落,北宮玉令當時在和另一個大民族東胡打得難解難分,沒有功夫去顧及那一頭,弟弟出來分擔他十分開心,就罷給了他五千勇士去攻打那支部落。
而北宮竹十分陰險,到達那部落之後說是不堪受到北宮玉令的欺壓而帶著本部來投靠,幫助禦敵,部落首領也是一個老好人,一見大家都是羌族人自然也歡迎抵制強大的敵人,誰知北宮竹卻是在半夜發動了兵變,把那大部落上下三萬口人殺得只剩下了一些老弱婦孺,青壯幾乎全滅,只有小部分人投降了北宮竹。
北宮竹大勝歸來,北宮玉令也正好擊退了東胡的來犯,北宮玉令看見自己的弟弟能有這麼大本事十分高興,便把手下的五萬人口,交給了北宮竹掌管,這也是北宮竹現在圍攻武威城的一萬八千人馬的來源。
在北宮兩兄弟的努力之下,他們部的羌族對外擴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為附近是在沒有太大的敵人——羌族的王庭和匈奴等強族他們並沒有去觸碰,也一直是交好的態度,而他們討伐的一些民族部落都是一些在他們幾大種族之間割據的小種族和部落,有的還很不聽話,得到好處的羌族王庭和匈奴等大種族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而在兩兄弟忙於對外作戰的時候,內部也是一直由三弟北宮往掌管。
不同於兩位哥哥的野蠻和野心,北宮往卻是一直以漢族人自居,但迫於形勢一直沒有機會說出口,只能埋在心裡。比兩位哥哥更加喜歡漢文化的北宮往自幼熟讀四書五經,深受漢文化的薰陶,在羌族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智者。因為是親兄弟的原因,北宮伯玉和北宮竹都很放心的把大本營交給了北宮往來打理,北宮往也沒有讓兩位哥哥失望,年僅十八歲的他把整個領地的民生和部隊的後勤打理得井井有條,能夠讓其他種族的奴隸不叛變,本族的百姓安居樂業,對於這名青年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他們是本族的條件上的,大多數族人都是跟隨著北宮伯玉時期留下的,都是老族人了,這並不能代表北宮往擁有可以和中原一些頂級謀士相媲美的能力。
又是一年的戰爭和休養,時間到了公元一八九年,一直關注著中原漢王朝內部訊息的北宮玉令發現了可乘之機,於是便叫來了兩位弟弟商量。
此時他們部的羌族人口已經達到了空前的七十萬。整個羌族也只不過是二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