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是清軍前鋒,若是在城外交戰損失慘重,那城池還怎麼守。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越來越多的清軍開了過來,黑壓壓有數萬之多,雖然清軍還沒有開始攻城,淮安城中的明軍卻都膽戰心驚起來,整個淮安兵馬才五千人,如何能抵敵韃子數萬精銳,這個年,淮安都在惶急中渡過,城頭官兵都時不時的望向南方,盼著朝廷地援軍趕快到來。
揚州,督帥府,史可法正在家中休息,明天就是大年三十,眼看著崇禎十七年就要過去了,過了明天就進入弘光元年,看著窗外雪花飄過,史可法默默的道:“但願到了明年,大明能夠少些磨難。 ”
今年無疑是大明立國以來最為劫難的一年,先是京城被流賊攻破,君父死難,接著又是滿清入關,將京城佔據,當滿清擊敗流寇的訊息傳來時,史可法和許多人一樣非常興奮,在與京中東林黨人聯絡後,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借虜平寇之策,只是沒想到原先以為平庸的皇帝突然發飆,不但完全推翻了大臣和各個軍鎮都同意了的借虜平寇之策,而且對江北四鎮二殺一囚,只有一個黃得功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對於江北四鎮的跋扈,史可法是深有體會,他以兵部尚書之尊出鎮揚州,本意是對江北四鎮督軍,只是明末武將已勢大難制,四鎮又有擁立之功,誰也不把史河法放在眼裡,他微服私服時,正碰上劉澤清大興土木,還被抓去充當了三天勞力,直到碰到劉澤清本人才得以脫身。
只是他決沒有想到皇帝會以如此激烈的手段應對,訊息傳到揚州,史可法嚇得半響無語,嘴中喃喃自語:“莫非大明已無救焉?”
事實證明,史可法完全是杞人憂天,二劉被誅,他們地餘部雖然叛亂,卻很快被朝廷平定,高傑放了出來,他地部下也乖乖聽眾了朝廷的調令,在左良玉被滅後,朝廷地威信重新確立,即使黃得功封為靖國公,也沒有象以前一樣敢視朝廷的旨意不顧。
劉澤清、劉良佐被誅,高傑被調離,黃得功高升,江北四鎮一下子變得不復存在,史可法督師完全成了空架子,本來以史可法的地位應該重新調入朝廷,只是馬士英唯恐史可法回來後與他爭權,拼命阻止,王福也不知該如何安排這位雖然滿腔忠烈,在政治上實際極為幼稚的史閣部,也無心調他回來,史可法依然只得留在揚州。
沒有江北四鎮的制肘,史可法反而能夠放開手腳,不復原先的窘境,在他的努力下,這幾個月算是收攏數萬兵馬,迅速填補了江北四鎮留下來的空白,為此,史可法幾乎是殫精竭慮,不得一天休息,今天是因為馬上要過年,各個衙門也都封印放假,史可法總算才有了休息的時間。
“威兒,明天就要過年了,你不必在督師府,也回家吧。 ”史可法抬起頭,對一直陪在身邊的史德威道。
史可法沒有兒子,三年前,才收史德威為義子,從此史德威一直跟在史可法身邊,兩人情同親生父子。
“義父,天色尚早,就讓孩兒再陪陪你吧,也好有一個人說話。 ”
史可法點了點頭,一直忙忙碌碌,一旦歇下來,史可法還真有一點不適應的感覺:“威兒,你說為父這個督師做的合格嗎?”
史德威聽得大吃一驚:“義父何出此言?以前江北四鎮若非義父調解,早已互相打了起來,如今義父更是殫精竭慮,才有了江北平靜的局面,其實以義父之才,若不是馬士英阻攔,更應該出任首輔才對。 ”
史可法搖了搖頭:“為父先是看錯了福王,相信別人所說的七不可立,犯下大錯,以致讓江北四鎮有了擁立之功,勢大難制,又錯看了清人的野心,以為可以和清人和平相處,勸皇上借虜平寇;在皇上誅殺兩劉之後,為父更是以為天要踏下來,沒料到皇上收拾的如此乾淨,為父犯下如此多的錯誤,別說是首輔,就是這個督師又何嘗合格?”
眼下清軍遲遲以偽明稱呼大明朝廷,根本不承認弘光政權,又出兵山東,史可法早已認識到了自己當初借虜平寇的錯誤,心中感到愧疚也不難理解。
“這”史可法說的是事實,史德威也不好駁斥,只得安慰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錯,義父兩袖清風,從不為自己謀取私利,錚錚鐵骨,不為權勢彎腰,單是這些,已是臣子楷模,若是人人都能做到此點,大明又何嘗不能中興?”
這正是史可法一直引以為傲的,聽史德威提起,精神頓時一振:“不錯,只要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大明中興有期。 ”
月票在總榜上節節後退啊,下週又要有許多強書入V,這樣下去新書榜難保,老茅求月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