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延安府。 李自成坐在一張虎皮大椅上,獨眼炯炯有神地打量著下面一名文士模樣之人,口裡哈哈大笑起來,指著那名文士道:“韃子竟然想和我停戰,哈哈,好笑!好笑!”
話雖然如此說。 李自成卻暗自鬆了一口氣,從北京退出來後,清軍就一直派關寧軍對他追殺不休,加上各地雪崩一樣的叛亂,讓李自成連喘口氣的時間也沒有,這次對河南的反擊也是迫不得已,要是讓吳三桂再逼下去,他的數十萬軍隊即使不交戰,也會在陝西困死。
“闖王還請自重,我大清已入主中原。 精兵強將數十萬。若是闖王還如此口氣,莫非是不想要河南了?”儘管李自成稱帝。范文程卻還是以闖王稱之,滿清連南明都不承認,自然也不會承認大順。
范文程面對著李自成彷彿完全沒有害怕之色,在下面款款而談,與流寇停戰這條建議雖然是洪承疇提出來的,但當然不可能由洪承疇與李自成談,這個差事就落到范文程頭上,范文程雖然不樂意,卻不得不接受下來,皇太極去世後,范文程早已不象以前那麼被重用了,不然,多鐸也不敢搶他的小妾。
“河南,什麼意思?”李自成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大清攝政王有言,大順與大清都是受到明朝壓迫才憤而起事,本來早該同舟共濟,只是以前兩軍並不接壤,一直沒有聯絡,先前大清與大順交戰,仍是應吳三桂之邀,大清與大順其實本無仇怨,如今大明在南方重立朝廷,若是讓大明崛起,大清最壞不過退出關外,大順可沒有關外之地可退,最終只會被大明剿滅,不如你我兩軍合力伐明,再平分南明之地,將此患除去,若闖王應允此議,我大清為表誠意,馬上可以讓出河南,不知闖王以為如何?”
大廳內一片安靜,誰也沒有想到韃子會有此提議,若不是與吳三桂決戰時韃子突然出現,大順又怎麼會失敗,這一役,讓大順地精華盡失,不知有多少精兵良將死於非命,更何況後面接下來的追殺,更是讓大順與韃子仇深似海。
如今韃子突然提出停戰的打算,怎麼看卻覺得不可理喻,只是讓出河南可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就看皇上怎麼選擇了。
李自成的臉上陰睛不定,他當然看得出韃子是想集中力量先全力對付南明,等到南明滅亡,韃子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只是自己只要一個口頭承諾就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河南,又何樂而不為?
起兵造反已經十幾年,李自成從早期那個以義氣為先的闖王,慢慢已經向利益為先轉變了,在落難時,他可以降低面子,向張獻忠借得兵馬;在勢漲時,他可以將同為義軍的曹操和左革五營吞併;那麼,暫時放下與韃子的大仇也不是不可以。
“皇上且慢。 ”見李自成地臉色緩和,顧君恩心中大急,連忙出聲阻止,眼看著大順與朝廷的關係有所改善,他當然不願意破裂,何況他身為一名士子,心中多少還有華夷之防,實在不想大順軍與滿清最終走到一起。
“顧愛卿有何事請講?”
“皇上,滿人仍夷狄,素無信義,此番入主中原,野心勃勃,一心想將華夏至於其統治之下,如今我大順與南明,滿人三足鼎立,恰如當年三國,如今滿人軍事最強,如果大順與大明相聯,則三者可共存,如果大順與滿人相聯,最終得利的必定是滿人,何況我大順將士多與滿人有不共戴天之仇,若是皇上與滿人聯合,傳到將士耳中,三軍將士心中會如何作想,一旦軍心有變,縱然得到河南又有何用,皇上萬萬不可中了滿人的奸計。 ”
對於顧君恩前面的話,李自成完全沒有反應,他不會傻到和韃子守信義,拿到河南再與韃子翻臉也不遲,只是顧君恩後面一句卻讓李自成不得不重視起來,大順軍投軍都是呼朋引伴,嘩啦啦一大堆,誰沒有十幾二十個親戚朋友在軍中,如今軍中幾乎每人都有至親死於山海關和接下來的一系列戰鬥中,眼下大順軍本來就困難,若是此舉再次失去軍心,不是一個河南能夠彌補過來
“哈哈,這位大人說笑了,戰場上本來就是你死我活之事,又談何私仇,這位大人只看到大順與大清有仇,與朝廷地仇豈不是更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是闖王認為不妥,我大清只有先與明廷聯合,到時闖王后悔莫及。 ”
范文程後面的話絕對是赤luo裸的威脅,眼下大順朝處境已經艱難,若是明朝再發難,大順朝絕對會死得難看,范文程本以為自己的話一出口,大順朝君臣上下必定會驚慌失措,只是沒想到李自成嘴角卻露出一絲詭異的笑意。
若是在大明沒有將糧食買給李自成,范文程剛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