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都是領先於同時代人的。
在生物醫學方面,方以智也有諸多值得一提之處。他在其《物理小識》一書中,記述有大量動植物的生態學內容和栽培、管理等知識。他引述了傳教士“腦主思維”之說,介紹了他們關於人體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識,但剔除了傳教士所說的“全能的上帝創造世界”之類的內容。他自己對於傳統醫學也素有研究,撰有多種醫學著作。遺憾的是這些著作傳世不多,我們難以窺其全貌。
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計有一百餘種。其中最為流行的是《通雅》和《物理小識》,前者是綜合性的名詞彙編書,後者是一部筆記,他的科學見解主要集中在這部書中。他的後期代表作是《藥地炮莊》和《東西均》,均為哲學著作,書中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哲學命題。他的著作中另外比較重要的還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餘》、《一貫問答》、《切韻源流》、《流寓草》、《周易圖象幾表》、《性故》、《學易綱宗》、《諸子燔痏》、《四韻定本》、《內經經絡》、《醫學會通》等。現存共二十餘種。
侯方域(1618一1654),長於古文,尊唐宋八大家,有《壯悔堂集》。其散文往往能將班、馬傳記,韓、歐古文和傳奇小說手法熔為一爐,形成一種清新奇峭的風格,而尤以傳記散文見長。《李姬傳》》歌頌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義、辨是非,不阿附權貴的高尚品德。寫品行高潔、俠義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同時也寫反面人物阮大鋮及其他人,均有聲有色,形象生動。文字簡練,敘事分明,情節曲折,具有短篇小說的特點。劇作家孔尚任後來借用《李姬傳》的主題創作了戲曲《桃花扇》。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魏、汪被稱為“清初三大家”。其中侯方域的散文較為突出。
清朝初年的著名戲劇家孔尚任創作的名劇《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為商丘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博學強記,因應試中抨擊時政,名落孫山。在流落南京時,結識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一見鍾情,遂成佳偶。後為躲避閹黨餘孽追殺,與李香君分手。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時,香君懷抱與侯方域定情時候贈的一把扇子欲尋自盡,鮮血濺到扇上。著名畫家楊龍友為香君的真情所動,在扇上就其血點畫出折枝桃花,成了流芳後世的“鶇花扇”。侯方域在歷經顛沛流離之後,返回家中,建“壯悔堂”,取其“壯年知悔”之意。從此在其間潛心於詩文創作,成就了《壯悔堂文集》和《四憶堂詩集》。李香君後來到侯方域身邊,死後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有“香君墓”。
公元1611-1693年);字闢疆;號巢民;明末清初的文學家。他出生在如皋城一個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隨祖父在任所。。。這一切在他思想上產生了激烈的變化;第二年他從鹽官迴歸故里隱居。董小婉與
冒闢疆。。。
董小宛和冒闢疆
一探董小宛和冒闢疆這對才子佳人婚後在水繪園的生活。水繪園是如皋的著名園林,是冒闢疆的祖傳物業,規模宏大,綠樹成蔭,樓臺亭閣建得精巧,處處是小橋流水,看來世代為官的冒家是當地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陪同採訪的水繪園前院長徐琛是南通市政協委員,地方史專家,對冒闢疆與董小宛研究了30年,他說:“現在看到的水繪園佔地70多畝,但只是明代水繪園的一部分,是歷盡戰火和時代變遷儲存下來的一部分。”水繪園旁有幢宏大的明代建築,叫“水明樓”,是清代鹽商汪之珩為紀念冒闢疆而興建的,一個大鹽商為一介平民的冒闢疆建如此宏壯的紀念館,可見他在江蘇鹽商心目中的地位相當崇高。
“水明樓”如今成為如皋市博物館。
6次鄉試次次落第
冒闢疆的先祖是個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軍官,約在十三世紀從蒙古大漠來到中原,據專家考證,冒闢疆的祖先還是元朝丞相的後裔,管理過蘇北24座鹽場,相當於明朝的“兩淮鹽運使”。朱元璋起兵把蒙古人趕回大漠深處,冒闢疆的先祖和漢民相處得很好,在摯友郭通甫的勸說下沒有再回蒙古草原,而是留在江蘇如皋,加入了漢籍改姓為冒,學習儒家文化,成了完全漢族化的蒙古人。冒闢疆的祖父叫冒夢齡,是明代進士,曾任四川豐都、江西會昌知縣、雲南寧州知府,對他的孫子冒闢疆非常喜愛,兩歲時就帶在身邊。冒夢齡有個好友是明兵部尚書郭子章,前來看望時見到冒闢疆,對這個虎頭虎腦、聰明活潑的小男孩異常喜歡,就給他起名為冒襄,希望他能襄助天下,字闢疆,希望他能為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