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遇後,倒有不少人羨慕起來,朝廷額定給他們的糧餉是一年二十兩白銀,可是他們從沒有足額拿過,除去各種花銷,許多人一年到頭都是空空如已,能攢下二三兩銀子就算節省了,依靠著糧餉,自己當一輩子兵也別想攢下十畝地。
只是以前給左大帥當兵時,一年總有一兩次搶劫的機會,這一個月來,已經分別在武昌和九江搶劫了一次,這兩處地方都是富裕之地,許多士兵都發了小財,只是以後隨著軍法官的進入,搶劫的事恐怕不要想了,只能光拿軍餉。
事實上,如果一年二十兩的軍餉能夠足額髮放,當兵至少比當普通百姓舒服,只是他們在擔心,以前在左大帥手上從來沒有拿過足額軍餉,只能靠搶劫補充,朝庭又能給他們發下足額軍餉嗎。
這種擔心很快就傳到了王福耳中,老實說,士兵的擔心不無道理。
看來軍法官不但要監督軍紀,以後還要監督軍餉的發放,最好是所有糧餉都有軍法官來分發,這樣士兵才能對軍法官有足夠的敬畏,同時對朝廷也能忠誠,而不會淪為將領的私軍。
至於軍法官,為了防止他們被將領拉攏腐化,必須採用輪迴的辦法,每年軍中軍法官都要輪換三分之一,三年完成一個輪迴,這樣即保證軍法官不會與部隊脫節,又永遠有清新的鮮血進入。
為了穩定軍心,王福決定每人加發三個月的糧餉,算作這次大勝的賞賜,銀子王福不愁,金聲恆等人投誠後,朝廷從他們手中接過了大量物資,單是金銀摺合加起來就有七百多萬兩,糧食五十多萬擔,兵器、甲杖、布匹、食鹽各類物資無數,由於水軍沒有參戰,所有船隻都完好無損,共有大小船隻三千多艘。
這些東西看似多,其實細算起來也不算太多,左良玉部有近三十萬人,以每人一年二十兩銀子的糧餉計算,七百萬兩銀子不過是一年多時間的軍費,就算減半發放,也只能維持兩年,左良玉征戰數十年,不知搶了多少城池,老本盡在這裡,被王福毫不客氣的接收。
如今包括王福帶過來的人馬只有十萬人,雖然羽林衛軍餉高,不過只有一萬人,三個月的軍餉包括軍官加起來差不多隻需九十萬兩銀子左右,算一算這次出征,朝廷竟然大賺了一筆。
沉甸甸的銀子到手,剛剛整編的五萬左良玉餘部怨氣和擔心立刻消散,三個月的軍餉,普通士兵是一人五兩,伍長六兩,什長八兩,把總十二兩到總兵一級是四百兩,雖然銀子比起他們搶劫的要少的多,可是這些是光明正大的軍餉,這銀子拿起來也心安,除了少部分窮兇極惡之徒外,大部分士兵對於搶劫多少會感到內疚,畢竟他們也是出身農家。
有了這額外的六百多萬兩銀子,王福總算可以暫時不為銀子發愁,大筆一揮,下令減免武昌、九江兩地三年錢糧,同時又從中撥付出一部分物資給何騰蛟還有新任的九江總督黃斌卿。
第一卷風雨江山 第六十九章捷報(一)
南京,雖然進入九月,可是天氣依然炎熱,街上的各種叫賣聲也顯得有氣無力。
自從皇帝御駕親征後,南京城無論官民都有一種惶然的感覺,雖然皇帝只是帶走了一萬羽林衛,六萬京營還在,可是誰也不會把安危寄託在六萬京營身上,如果皇帝失敗,等待大明的只可能是改朝換代。
大明享國二百八十年,前些年,雖然北方天災不斷,可是南方卻一直安穩,就在大家以為會一直這樣下去時,京城竟然被流寇攻破了,這簡直是晴天霹靂,難道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就這樣完了。
好在朝廷很快又立了起來,南京由陪都升為正式的都城,只是新皇登基後又是加稅,又是大興土木,而且還派錦衣衛大肆搜刮美女入宮。
聽東林黨那些讀書人說新皇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七不立,這讓聽到此話的百姓瞠目結舌,一個人有這麼多缺點還能作皇帝,只是讀書人的話總不會錯,大明攤上這樣的皇帝還有救嗎?
就在百姓憂心仲仲時,皇帝很快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不但停止了加稅和修建宮殿,也停止錦衣衛在民間搜尋美女,而且拿出內庫銀來募軍,儘管還是有不少東林黨士子在民間說皇帝的壞話,不過,大多數百姓只是當笑話來聽,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損,百姓才懶得去管皇帝是否酗酒、不讀書、干預有司,至於貪、淫,皇帝富有四海,三宮六院,需要貪什麼,淫什麼;不孝,虐下,有這麼一回事嗎?
皇帝斬殺兩劉的訊息傳來,朝中官員惶恐不安,民間卻是興高采烈,雖然劉澤清,劉良佐兩人計程車兵沒有在南京肆虐過,可是江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