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頁)
待的動工。
除了戶部銀行的收益外,弘光元年的十月份,朝廷還多了一筆海關的收入,因為剛剛徵收,這筆收入比戶部銀行少,可是少也只是相對,一個月的海關收入已經達到了四十萬兩之多。
朝廷九月份的秋稅才剛剛入帳,十月份又多了兩筆大財,朝廷一直窘迫的財政一下子變得寬餘起來,王福終於可以再練軍了,弘光元年的十一月,皇帝再次下令對羽林衛擴編,一次性召收五萬新兵。
前面的五萬羽林衛絕大多數是出自江西,湖廣、直隸三地,這次召兵和以往不同,王福決定來一個全國範圍的徵召,先由地方推薦,再由羽林衛的官兵下去挑選一遍,初步合格後送到省城挑選一次,最後集中到南京再進行一次大選,若是不合格,統統發路費回家。
這樣選擇無疑會費時費力,卻能選出真正的精兵,而且羽林衛總是要打出去才能顯出他的價值,從全國徵召,可以打破羽林衛兵源的界限,方便羽林衛以後轉戰各地。
離王福規化練出十萬羽林衛再統領大軍滅清的時間還有二年半,當初羽林衛不過訓練半年就與清軍交戰,這批羽林衛至少有二年的時間訓練,王福不用擔心沒有時間。
羽林衛要再次召兵的訊息傳到各地,許多地方的適齡青年頓時歡聲雷動,羽林衛的名聲早已傳遍天下,誰都知道若是能加入羽林衛不但有高額的軍餉,而且打起韃子來也毫不含糊,這才是真正的軍隊,往日避之不及的召兵成了眾人爭奪的香餑餑。
松江府一座佔地廣闊的宅院,一名臉上還帶著青澀,黛眉初開,只有十五六歲的少女正在替一名十六七歲左右的少年整理著衣襟,少女滿臉都是不捨的表情:“夫君,你自幼自苦聖賢書,又何必去參加羽林衛的徵召?”
這對少年男女卻是剛剛結為新婚夫妻的夏完淳和妻子錢氏,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彝為崇禎十年進士,後外放縣令,因為成績突出,年終考核時被吏部評為最優等的七名縣令,受到崇禎召見,不過,他的仕途很短,剛做完三年縣令正要升職時就因為母親去世,不得不丁憂回家,等到夏允彝丁憂完畢,李自成已經攻破了北京城。
夏完淳天資聰穎,五歲讀經史。 七歲能詩文,九歲寫出《代乳集》。 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他父親夏允彝與當今皇帝身邊的紅人左僉都御史陳之龍還是好友,夏完淳曾拜陳子龍為師,以他的才氣和陳子龍之間的關係,若有心於仕途,走科舉正途完全沒有問題。
儘管松江府也有羽林衛過來選撥,不過夏完淳還是覺得到南京的機會大一些,今天正是他要出門的日子。 聽到錢氏的話,夏完淳輕輕搖了搖頭:“娘子有所不知,如今正逢亂世,文人既使能做得幾首詩,於國又有何用,大丈夫當提三尺劍,替君王掃平天下。”
錢氏一臉的擔心:“可是兵兇戰危”
“沒什麼可是。 ”夏完淳將妻子的話打斷:“功名但在馬上取,我只恨一年前沒有加入羽林衛,和皇上一起參加對韃子的那一戰,否則娘子此時說不定已經是將軍夫人,好了,夫人不用再整了,我要去了。 ”說完,夏完淳提著一柄劍,就這樣瀟灑的出門。
看著丈夫遠去的背影,錢氏臉上一行清淚流了下來,默默的念道:“只要你平平安安,奴家情願不當什麼將軍夫人。 ”可惜這句話夏完淳聽不到,不過,即使聽到了他也不會改變主意。
夏完淳雖然年輕,卻不是頭一次出門的初哥,夏允彝喜歡出遊遠方,常帶他在身邊,使他早早就閱歷山川,接觸天下豪傑,胸中自然有股一般讀書人沒有的豪邁之氣。
和夏完淳想到一塊的人不在少數,大家都認為要參加羽林衛到南京的機會肯定大一些,一路上,夏完淳遇見不少佩劍的年輕人向南京方向匆匆趕路,彷彿參加科舉一般。
月票從三十六名一直跌到四十五,老茅都麻木了,看來不給自己加壓是不行,眼下170票,若明天月票能達到200,老茅拼死也要三更!想要老茅加更的朋友,明天加個30票應該不難吧。
第二卷血戰中原 第一百零六選撥內容
第一百零六選撥內容
夏完淳到達南京時,他才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加入羽林衛競爭的激烈程度,他從接到訊息來到南京只有五天時間,可是在羽林衛設定的招募點人頭攢動,至少有上萬人之多,路上還散落著黑壓壓的人群,這樣的招募點羽林衛在京城外設了五處,粗粗一算,京城外參加選撥的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遠遠比士子應試時熱鬧。
想想也不奇怪,南方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