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第一百七十三章 談判破裂
虞允文接過王晨扔過來的那份金人所寫的和談計劃書,仔細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也讓他挺吃驚,金人做出的讓步,確實出乎他的意外,他也相信了王晨的判斷,金人遇到的困難,真的比他們所想的還要多。
完顏昌送來的和談書中,表示大金國願意無條件將宋朝的無上皇趙佶及其他被俘的宗室子弟放回,將所有死在北地的被俘者的遺骸交還給大宋,但那些“自願”嫁給金人的漢女除外;中山府及其他被大金佔領的原大宋領土也願意交往,兩國以燕雲十六州為界。大金放棄以“父”的身份與大宋相交,兩國不再相互臣屬,此後大宋也不需要向大金納貢稱臣。大金也放棄靖康之難發生時候,與大宋簽訂和談協議時候的諸多利益要求,未收到的戰爭賠償款也就此放棄。從今以後,兩國之間和睦相處,儘量避免發生衝突。
看了這份金人提出的和談協議後,虞允文也笑著對王晨說道:“元帥,金人真的是被打慘了,不然他們不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的。”
虞允文完全清楚他手上這份金人所提的和談協議的份量,他相信,大宋朝中大部的大臣,看到金人所提這樣的和談協議,金人願意做出如此大的讓步後,肯定會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馬上與金人簽署協議的。
要知道這些年大宋與大金簽訂的協議,根本沒有平等可言,大宋吃的虧,比天還要大。這一份協議,如果從以往的情況來評判,那是非常有利於我大宋的。
但他也知道,王晨是不會接受這份協議的。
其實王晨和虞允文並不知道,完顏昌現在所呈的這份和談協議,並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做出了重大修改後再送到王晨案邊的。
這份和談書與完顏昌所帶來最初的那份和談書內容是大不相同,王晨如此強勢的表現的後,完顏昌認為已經完全沒必要再拿那份原來擬定好的計劃書,王晨是決不會同意的。因此也將所有的底線都亮了出來,想以此換取與王晨之間簽訂和平協議。
原來的協議中,金人只答應將趙佶及其他被俘的宗室子弟放歸,但同樣加一句“自願嫁給金人的漢女不在此列”,放棄被佔的大宋領土這一點他們不會提,兩國邊界也不會劃定在燕雲十六州附近,戰爭賠償仍然還是要。在兩國相交往時候也依然以“父”之禮相待,大宋也要一直向大金進貢。
可以說,金人原本願意做出的讓步只是交往無上皇趙佶還有其他被俘的宗室子弟,連那些已經被金人強佔為妻妾的漢家女子都不願意放回。其他的,他們根本不會做出讓步。
而完顏宗翰向完顏昌交待的底線差不多就是這些,完顏宗翰交待中只有兩條完顏昌沒有寫上,那就是願意交往一部分被他們掠奪的財富,計五百萬貫;還有就是願意將全部被俘的宋人都放歸。這兩點。完顏昌是準備在與王晨討價還價中做出讓步。
但完顏昌心裡究竟是怎麼想,還想打什麼牌,王晨並不是很感興趣,他對這次和談並沒抱什麼期望,他依然認可以軍事手段解決兩國的爭端。在他所想中,他不但要率領大宋軍隊滅了金國,還要將殘遼、西夏一併消滅。讓大宋的版圖恢復到盛唐時候那樣,甚至超過。
任何一個與大宋敵對或者曾經有過紛爭的國家,他都不容許他們存在。苟延殘存、只剩下一口氣的大宋軍隊,在與金人的作戰中都神奇地逆轉了,他沒有理由不做出如此長遠的打算。
因此在看了完顏昌派人送來的和談協議的時候,根本不打算理會。而是命令虞允文道:“彬甫,你親自到完顏昌那裡去一次,告訴完顏昌,昨天晚上本帥送呈的那份和談協議就是我們最終的要求,沒有任何做出讓步的可能。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和談就沒必要進行下去,兩國之間的勝負在戰場上分;要是他們同意,那我們可以與金人簽訂協議。你親口告訴完顏昌,這是我大宋的底線,也是本帥對他們的最後通碟。”
頓了頓後,王晨再道:“你告訴完顏昌,他只有一天的時間考慮,要是明天早上,他還不答應,那本帥就只能禮送他離開太原城了。”
“是,元帥!”虞允文答應了聲後,馬上準備去辦。
但王晨把虞允文叫住,令他帶秦檜一道過去。
虞允文不知所以,但也沒有反問,而是待在帳內等人將秦檜一道喚來。
秦檜很快就來到了王晨的帳中,聽到要他隨虞允文一道去完顏昌處,再次下達最後通碟後,他臉都被嚇白了。他也清楚,王晨這樣做是對他的一次考驗,要是他不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