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王晨相信,只要再對燕雲一帶的百姓施以仁政,不粗暴對待他們,幾年以後,他們就會歸心。
有了百姓的支援,那金人國力即使恢復,也難以攻破已經修葺一新的燕雲各州城。
而因為朝廷的特別照顧,還有王晨的極力爭取,駐屯北方的大宋將士,也過了一個相對來說非常豐富的年。有吃有喝,還有錢賞賜,將士們也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因為王晨和張浚照料的好,趙佶和趙桓調養的不錯,更讓人意外的是,趙桓的一個姓邢的妃子,竟然在幽州時候懷孕了。這讓趙桓挺是尷尬。也讓王晨有點犯難。
到時帶著一個孕婦上路,麻煩事會很多。
在問詢了趙桓自己的意見後,決定還是在預計的時間內啟程返回開封。
朝廷也在年後下了明旨,令王晨將軍務交御,護送無上皇、太上皇及其他被放歸的皇室成員、宗室旁支回開封。在王晨的建議下。燕雲一帶的軍務交由吳玠掌管,河北的軍務交由折彥質負責,河東的軍務交給岳飛掌領。
曲端、吳璘、趙立、李彥仙、劉錡、王德等大批被王晨引作親信的人物,也依然留在北方領軍。
宗穎、韓世忠這兩將,卻是和王晨一道,領軍護送趙佶和趙桓的車駕回歸。
而負責民生的官員。則是朝廷新近任命的。
在這些新佔之地上,文職官員和武將的職責已經完全分開。文職官員負責民政,武將負責軍事,互不統屬,不得相互干涉。這是王晨提出的要求,也是朝政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
王晨上奏給朝廷的報告中。要求留下約六十萬左右的兵馬鎮守北方各州城,他將率約十五萬左右的兵馬護送無上皇和太上皇南歸。
王晨的所有奏請,朝廷都批覆同意。
過了年後,王晨和張浚就在準備護送趙佶和趙桓南歸的事了,他們正式啟程南下的日子,卻是在二月底,準備地過程花了近兩個月。
二月二十七日。王晨正式宣佈,北伐大軍班師南歸,護送無上皇和太上皇返回開封。
十五萬兵馬,及支援人馬共約二十五萬,再加上被放歸的這些人,聲勢可是非常浩大。
人員眾多,聲勢浩大,行進的速度肯定遲緩。因為是兩位尊貴的帝皇,大宋的無上皇和太上皇北狩歸京,沿途經過的那些州城的官員。沒有人敢不小心接待的。
從幽州南下,經過了趙州、相州等沿途的州城後,費了近一個半月時間,車駕終於抵達黃河邊。
在護送無上皇、太上皇南歸的大軍抵達之前,大名府方向的黃河上。已經搭起數座浮橋,南歸的大軍也只費了兩天功夫,就全部渡過了黃河。
朝廷派出的迎駕大臣,包括宰相李綱、宗澤,宰執大臣趙開,還有康王趙構等一大幫人。
在車駕抵達之前,他們已經在大名府等待。
在得知無上皇和太上皇的車駕抵達黃河北岸後,他們一道過了黃河,親自將趙佶和趙桓迎過河。
在見到趙佶和趙桓的時候,所有迎駕的官員,都一道跪伏在地上,大聲痛哭,並一再自責自己的無能,讓兩位皇帝,北狩了這麼長的時間,吃了這麼多的苦。這些人的哭,一些是發自內心,一些是隨大流。但在王晨眼裡,無論哭與不哭,其實都沒太多區別。最重要的是,能將靖康之恥牢記在心裡,從此以後,發憤圖強,想盡辦法富國強軍,就是對往事最好的懺悔。
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朝中官員又有幾何?
王晨相信,自他將趙佶和趙桓迎回開封后,朝中官員並不會因此而更加團結,發憤圖強,努力把大宋建設的更加富強,而是爭鬥進一步展開的開始。
無論趙佶還是趙桓如何表態,畢竟他們是大宋曾經的皇帝,許多人對他們抱有幻想,肯定有些人想借這兩位皇帝的迴歸,在朝中鬧出點風浪,為自己謀一些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這是大宋官員普通的特點,在與遼人、金人交涉時候,他們經常一籌莫展,但對付起同僚來,他們有的是辦法。
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王晨卻沒辦法改變這一切。
過了黃河,抵達大名府的時候,車駕暫時休整。
一路過來,已經行進了大概一千五百多里路程,中間雖然有不少的休整時候,但時間都不長。大名府是大宋的北京,行宮官舍什麼的都有修建,居住條件比其他州城要好上很多。趙佶和趙桓及其他連續奔波的南歸人員,已經是疲憊不堪,也只能在大名府這個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好生休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