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4 頁)
在正式分解麾下人馬的時候,曲端曾與部下言:“王殿帥是要親自統領我,他想以自己的威望和能力讓我甘心聽從他的命令,呵呵!”
就這話的時候,他的幾名部將能明顯地感覺到了曲端對王晨的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曲端部被拆解後,其部人馬很快就趕往大名府方向,準備在歸建後與其他人馬一道訓練,準備接下來的北伐。在王晨歸京的時候,北伐的準備工作一直在緊張有序中進行著。
大名府附近集結的二十幾萬禁軍及十幾萬被編成廂軍的人馬,在那裡緊張地訓練著,糧食物資等準備工作也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大名府一帶的軍務由趙構全面負責,但經過了這次戰事,及朝中人事的變動後,趙構心裡的雄心似乎一落千丈。他深深地知道戰爭的殘酷,清楚一不小心之下,指揮的大宋軍隊可能被金人擊敗,自己都有可能當金人的俘虜,他不敢再繼續領軍作戰。但他並不想丟掉現在所任的兵馬大元帥之職,他也很在意朝中的人意變動,因此在緊張準備北伐的過程中,他數次向朝廷上表,以身體有恙為由。懇求朝廷同意他回京養病,讓其他人指揮接下來的北伐。
趙構此意正中王晨的下懷,他也馬上向小皇帝趙諶及李綱和宗澤要求他全面負責接下來北伐戰事的請求。
小皇帝趙諶當然不情願王晨去領軍,但他知道。現在只有王晨才有能力領軍收復河山,也只有王晨有這樣的威望能節度諸軍。最終他在哭哭啼啼中答應了王晨所請,只是要王晨儘快將仗打完,早些回到開封。陪伴保護他們幾個,不然他們天天提心吊膽過日子。
李綱和宗澤當然不會反對王晨率軍北伐,特別是宗澤。北伐收復失地是他一直強烈主張的。在王晨抵達大名府後,他曾建議立即尾隨追擊完顏宗翰的殘部,不給金人以喘息之計,並趁機收復黃河以北那些被金人佔據的地方。最後在看到王晨陳明軍中困難的奏報後,這才作罷。
幾個月下來,軍中遇到的困難已經基本解除,朝廷已經默許同意統帥可以不事事請求朝廷同意會才可佈置軍事行動。幾十萬大軍在大名府待命,物資又準備好了,現在不北伐還等什麼時候呢?王晨取得了一系列戰功讓李綱和宗澤都認為,以後戰事繼續由王晨指揮的話,那北伐是可以成功的。
因此李綱和宗澤也力排眾議,支援王晨以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身份節度諸軍,揮師渡黃河北伐。
以王晨為主帥,節度幾十萬人馬北伐,朝中許多大臣是反對的。王晨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戰功,但那是在以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並親自節度諸軍的情況下取得的,有趙構這個太上皇親授的兵馬大元帥在,朝中大臣們覺得心安。但要是趙構歸京不指揮軍隊,全部人馬歸於王晨指揮,他們心裡又非常不安,言語間有意無意流露出王晨可能會擁兵自重,甚至其他打算的可能。
不過這些人的顧慮在趙諶對王晨的絕對信任及李綱和宗澤的一力主張下,終於不被採納,朝廷向天下發布了以王晨為主帥的北伐計劃。
一時間,天下震動。許多百姓都將希望寄託在王晨身上,特別是那些從黃河經北逃難而來的人,他們的家園已經被毀了,有家也不能回。他們非常渴望王帥能收復失地,讓他們有機會返回家鄉。許多原本從北地逃難的百姓,都紛紛往大名府一帶而去,請求被招募入伍,參加北伐。
但在王晨抵達前繼續代為主持軍務的趙構,卻不理會這些人的請求,粗暴地將這些人趕走,差點鬧的群情激昂。幸好宗穎出面安排了這些自願來投軍的義士,讓他們先呆在大名府附近,等王晨來到這裡後,再做定奪。宗穎麾下有許多招募的義軍,對安撫義軍他非常有一套,但為了避免麻煩,在趙構依然呆在大名府的時間,他沒有擅做主張,將這些人招募入軍中。
時間很快就到了百花盛開的二月底,將作監緊急趕製出來的二十萬斤火藥以這些火藥製作的五千個炸藥包,五千具飛雷炮已經運往大名府方向。其他糧草物資也在陸續往大名府運送的過程中,王晨也準備率岳飛、虞允文、張憲等人返回大名府,展開軍事行動。
他在準備離開開封前,多次向李綱和宗澤要求,後續製作出來的炸藥,要全部運往大名府方向,以免軍中斷了火器。
沒有火器的輔助,王晨知道光憑弓箭是非常難打的。即使能攻下那些原本用來防禦金人進攻,但現在被金人攻佔的堅城,付出的代價也會是非常大。能以較小的代價攻取城池,幹嗎還要用更多數量的軍士傷亡攻打這些地方呢?炸藥製作的成本並不高,也沒太多複雜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