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王殿帥,這一點某也知道,但臨陣換將,卻是兵家大忌,只有等戰事結束後,再想辦法處置這些人吧!”對於這一點,李綱挺是無奈。
“不!李相公,”王晨搖頭,“下官覺得不能等戰事結束再處置他們,應該在令他們各自歸建時候,就想辦法剝奪他們的兵權,交由其他有能力的將領或者宣置使統領,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如何定他們的罪,可以待戰事結束後再進行。”
王晨的倔強也讓李綱有些無奈,最終他還是屈從了王晨之意,以朝廷名義向趙構發出密信,待張俊和劉光世部集結到大名府、開德府一帶後,想辦法解除他們的兵權,交由趙構親自統領或者令趙構自己挑選手下的親信接任,但要保證軍中不出現動盪。
同時也給呂好問送出密信,讓呂好問親自接管韓世忠的人馬。
雖然命令下達了,但李綱卻依然很擔心,他生怕這樣做,會逼反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等將領,給金人可趁之機。但他也知道,要是在強敵壓境之時,聽任統兵效仿畏敵怯戰,逃跑搶掠,那也一樣會給金人以可趁之機的。兩權其害取其輕,但現在無論哪種方面所帶來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根本判斷不出哪種方法的後果嚴重,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處理。
發密信給趙構和呂好問,令他們先將這三部人馬各自收歸部下,再慢慢收取這此將領的兵權。
對於西面的處理,王晨在與李綱等人商議時候直接給出了意見,那就是晉升吳玠與吳璘兄弟的官階,令他們與其他幾將一道執掌西軍的大部兵馬。
據歷史的記載,名將吳玠的戰功並不比岳飛差,比韓世忠要好上很多,兄弟兩人都是宋朝歷史上戰功卓著的著名將領。曲端也不差,只是有點不聽號令罷了,王晨希望透過晉吳玠和吳璘兄弟的官職後,能扭轉西線的局勢,不給金人以渡過黃河的機會。
吳玠被晉為都統制,吳璘涇源路副總管,曲端這個人王晨想將其調到開封一線來,歸他自己麾下。
當然王晨的意見是透過趙諶實現的,李綱也是知道趙諶的意見肯定是王晨給的,
雖然接受了趙諶的意見,但對王晨如此果斷行事還是挺驚異。他想不明白,王晨為何直接提拔了吳玠和吳璘兄弟的官職。這件事上王晨事先沒有和他商量,讓李綱感覺不是非常舒服。但非常時刻,從大局出發的李綱最終還是相信了王晨的“判斷”,沒有在這件事上提出反對的意見。
吳玠此前立下的戰功也算不錯,但他的資歷尚淺,將其突擊提拔的結果會是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朝廷突然的命令讓張浚也有點吃驚,不過趙哲作戰不力,導致失敗,並禍連友軍,削其領兵權,這是很自然的事。朝廷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事先沒有徵詢他這個川陝宣撫使的意見,讓他覺得朝廷對他有點不信任。但他也知道,朝廷中的幾位重臣是惱怒於他麾下人馬的作戰不利,因此也下了嚴令,要是再有將領敢畏敵不戰,或者與金人交鋒後就潰敗的,定嚴懲不怠。
他也一再要求剛被提拔的吳玠和吳璘兄弟,必須拼命抵抗,決不能讓金人攻入陝境。
吳玠今年才三十五歲,吳璘才二十六歲,如此年輕就成為獨擋一面的大將,張浚在對此不太放心的同時,也在奇怪是何人提出的建議。
而意外地被晉了職的吳玠和吳璘兄弟,卻有種喜從天降的感覺。此前他們一直在別人麾下領軍,軍事才能不能完全發揮,時常受曲端壓制,如今大戰剛開始時候,朝廷卻繞過張浚直接提拔了他們兄弟,讓他們有單獨領一支人馬的機會,這讓他們頓覺意氣奮發,豪情滿懷,誓言要將金人痛毆一頓。
誰也不知道,王晨這憑著自己對宋朝歷史的一知半解而生的“未卜先知”能力讓他做出的意氣用事的決定,卻是完全改變了西線的戰局,吳玠和吳璘兄弟指揮大宋西軍,在以後的戰事中接連取得了大捷,打的完顏婁室連黃河都不敢過了。當然現在沒有一個人可以預料這個結果,連王晨也是。
就在各方形式急促轉變,大多都朝著完全不利於大宋方面轉變,朝中大臣包括王晨在內都很是緊張的時間,虞允文護送著自己的父親虞祺返回了開封。聽到虞允文回到開封后,王晨大喜,他知道,接下來的戰事進行過程中,他又有了一位高參可以問詢意見了。
虞祺抵達開封后,被任命從六品的開封府少尹,協助兼任開封府尹的趙鼎處理開封府境內事務。
自己的父親從原本一個從八品的縣令升職為從六品的開封府少尹,挺讓虞允文驚喜的,也讓虞祺這個當事人意外。虞允文的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