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見完顏宗弼也沒其他更好的意見,認可了他的說法,完顏宗翰也只能如此決定下來,待黃河冰封后再過河。後續決定做出後,完顏宗翰和完顏宗弼命令麾下人馬,繼續做出渡河的態勢,以此迷惑宋軍,讓宋軍對岸的守軍及水師戰船不得歇息,同時派出主力人馬,全力攻擊附近的宋軍,爭取在黃河冰封前,將鄭州以前黃河北岸的宋軍所有力量都清除乾淨。金軍傾全力的攻擊讓這一隊的宋軍吃盡了苦頭,不斷有宋軍被擊潰而敗逃,或者數千人被殲滅的戰事發生。
岳飛所領的那支偏師,雖然在“遊擊”戰中再取戰功,但他們的力量畢竟太過於弱小,對整體戰局產生不了太大的作用。
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鄭州以北黃河對岸的宋軍就遭到了重創,包括折彥質派出渡河支援的那一萬五千人。黃河北岸的宋軍數萬人在差不多折損了一半的人馬後,不敢再與金軍爭鋒,一部人馬退回了僅存的幾座還在宋軍手中的城池,據城池堅守。還有一些人馬就此潰散,變成了流寇、潰兵。
在完顏宗翰和完顏宗弼決定麾下人馬在黃河冰封后再準備過河的差不多同時,左中路軍的統帥完顏杲也為如此渡河的事煩惱。他的許多部下將領也是建議待黃河冰封后再過河,而在完顏杲舉棋不定的時候,接到了完顏宗翰的傳告。知道完顏宗翰部的新最安排後,完顏杲也無奈地下令,待黃河冰封后再渡河,現今的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清除黃河北岸的抗金力量,並搶掠糧草及其他越冬物資。
完顏宗翰和完顏杲都知道,戰事持續時間肯定還會很長,他們需要的糧草非常多,除了搶掠所得外,還需要從後方一帶源源不斷地運來。
還好如今原本許多屬於大宋的城池都被大金軍隊佔領了,後方補給的基地比前兩次南征時候要靠前很多,運輸的線路縮短了不少。不過太行山一帶活動的義軍及宋朝軍隊不少,運送糧草的隊伍時常遭到攻擊,最終只能從國內徵調新的人馬,加強對運輸糧草隊伍的保護。這樣,又先後有五萬多的金軍被徵調加入戰鬥序列,南征的金軍總人數超過了三十萬,國內力量進一步空虛。
完顏杲在猛攻宗穎鎮守的浚州城一帶的時候,又派出了和談使團,準備故伎重演,想以兵威逼迫宋朝走到談判桌上來。使者先進入浚州城,要求宗穎派人將他們送過河,到開封去。
這樣的大事宗穎不敢私下做主,趕緊將情況傳報給黃河對岸的父親宗澤。宗澤雖然知道朝廷已經關上了和談的大門,但還是將此情況報告給了朝廷。
李綱在接到宗澤的報告後,馬上將此情況轉告了小皇帝趙諶及王晨。
王晨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在二帝及其他被俘的宗室未釋放,金人未歸還被佔的大宋疆土,賠償大宋的損失之前,決不和談。趙諶自然也和王晨的意見保持一致,明確地表示了自己拒絕和談的意思。
“決不能中了金人以和談佐進攻的詭計,我們不能放鬆警惕,要全力備戰,決不和金人和談!”這是趙諶在朝會上告訴眾臣的意見。
接到宋廷這樣的回覆後完顏宗翰暴怒,表示在渡河黃河後,一定要血洗黃河南岸,盡屠敢於抵抗之士,並在黃河北岸屠殺了被俘的數千宋軍軍士。
而完顏杲則很無奈,他知道接下來的戰非常難打,困難會越來越多。
在如何對付宋朝這一點上,金國內部分歧是非常嚴重的,尤以完顏宗翰與完顏宗望為甚。完顏宗翰是非常強硬,他的想法就是徹底消滅宋朝,將大宋的疆土全部佔領;但完顏宗望認為如今的大金並沒這個能力吞併宋朝,打算扶植親金的趙姓宗室當皇帝,一直對大金稱臣,待以後再圖謀更多。
在第二次攻宋時候,完顏宗翰是極力要求扶植異性為帝,徹底亡了宋朝;而完顏宗望則建議依然扶植趙佶或者趙桓當皇帝,只是令他們臣服於大金。兩人在開封城下曾為此爭執,因為他知道,如果軟弱的趙桓被廢,手握重兵的康王趙構肯定會登基稱帝,趙構比趙桓強硬多了,不好對付。
因為趙構曾作為和談使者出使金營,表現挺勇敢;而趙桓在金營關了幾天,就不僅答應割地賠償,願意望遠稱臣納貢,而且連妃子、姐妹及父親趙佶的妃子都可以議價出售。哪個更容易控制他很清楚,因此非常希望繼續讓趙桓當皇帝。完顏宗望是認為以金國現在的實力,即使攻滅了大宋,也是難以統治這麼大的地方的,讓宋朝俯首稱臣、年年納貢才是上策。
但完顏宗翰的胃口比完顏宗望大多了。
他的想法也更深入,他認為大金軍隊的速勝留下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金軍實施的都是擊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