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這個山谷是金人來時候的通道,王晨認為,金人回撤真定府,依然會走這條路。
宗穎率部奔襲真定府,走的就是另外一條路,從這個山谷東面約二十里的一條小河谷透過,那個方向地勢也挺平坦,但從王晨的中軍大營往那個方向行進的話至少要多走一個半時辰約三個小時的路。
最先抵達這裡的是三千騎軍,後續兵軍在急行的過程中。王晨親自率五千騎軍及所帶的炸藥包抵達後,馬上下令軍士埋設炸藥包所帶的所有炸藥包,準備給回撤的金人以一番“禮花”的迎接。他知道步軍不可能很快就趕到,而且可能會與金軍遭遇上,要是金人回撤速度快的話,那截擊的人馬很可能只有他的三千騎軍。回撤的金軍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放他們回真定府,不然宗穎的奔襲計劃很難成功。
也就在五千軍士緊張埋設炸藥包的時候,有探子來報,說奔襲的金軍一部已經突圍出來,正往真定府方向逃跑。回撤的金軍與我急行的步軍相隔並沒多少距離,但金軍沒有主動攻擊我準備攔截的步軍,而是避開一定距離,更加加快速度行進。
綜合了幾名探馬回報的訊息,王晨斷定,金人是認定我急行的步軍準備偷襲真定府,因此沒敢逗留,而是奪路回撤,就怕真定府有失。他清楚,他所設伏擊的地方戰鬥很快就可以打響,也馬上下令,還沒佈設好炸藥包的軍士,立即停止行動,只將炸藥炮散落在已經埋設好的那些地方就行。
金軍的回撤速度飛快,他不能按計劃行事了。
也就在三千騎軍先後回撤到山谷兩側的山坡上待命的時候,王晨的望遠鏡裡,已經可以看到打著火把快速往這個方向而來的長長佇列。
這肯定是金人回撤的人馬,己方應該沒有人馬有這麼快的速度,從這個方向往真定府而來。但為了慎重,避免誤傷同伴,王晨還是下令軍士再探。
在軍士回來報告過來的正是金軍人馬時候,王晨的望遠鏡已經可以隱約地看到火把的光照映下,金人那醜陋的面孔及特殊的打扮。
很快馬蹄聲由遠而近傳來,大地在微微震顫。
“準備引爆!”王晨沉著地下達了命令。(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扳回局勢
韓常與昭合都是勇武之人,他們率部左衝右撞,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帶領身後不知道人數的人馬逃離宋軍的大營。
宋軍的大營是一片狼藉,韓常與昭合都知道,今天他們的襲營是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宋軍死傷的軍士至少在數萬,要不是救援的宋軍及時趕到,他們可以進一步擴大戰果,將這部宋軍全部殲滅都有可能。但宋軍的數量實在太多,幾乎讓他們功虧一簣。
在越來越多的宋軍增援過來時候,韓常與昭合選擇了撤退,生怕宋軍趁夜襲擊真定府。在率部回撤的途中,金軍遭遇到了快速往北急行的宋軍,韓常與昭合完全相信,這是宋人給他們設下了個圈套,引誘他們來攻擊當誘餌的宋軍弱旅,待他們攻擊時候,再派精銳人馬包圍,並遣一部人馬急襲真定府。
進一步“證實”了判斷,韓常與昭合都是心急如焚,他們知道在宋軍步軍前面的肯定是騎軍,騎軍的速度快上很多,因此他們也顧不上突襲急行的宋軍步軍,想快速回撤,趕在突襲的宋軍騎軍前撤回到真定府,依堅城而守。韓常與昭合都相信,快速奔襲的宋軍是不可能攜帶火器。
宋軍沒有攜帶火器,那依緊城而守,是能擊退偷襲的宋軍,甚至給予其重創。
至於以後怎麼樣,無論是韓常還是昭合,都沒有去想過,他們在緊急回撤的途中,主要考慮的就是今天的複雜的情況該如何應付。
誰也想不到,一場志在必得的偷襲戰會變成這個樣子,韓常與昭合都非常無奈。特別是韓常,在知道自己的父親韓慶和被王晨殺害後,他就立下血誓要殺光宋人,一定要拿王晨的人頭祭奠父親,因此在後續地作戰中他表現的更加勇敢,死在他刀下的大宋軍民至少有數百個了。如果今天不是這麼複雜情況。韓常認為,他可以屠殺更多的宋軍軍士,以發洩自己心內的仇恨。
在回撤途中,韓常跑的比昭合要快。
韓常麾下的人馬主要是由他自己原先所領的漢軍組成。外加數千女真騎軍及其他僕從人馬,在出真定府的時候有一萬五千人,突襲王彥的“八字軍”後,帶出來的約有八千餘人。相對於昭合來說,韓常更知道真定府的重要性。他是歸附金人的原遼地漢人,對金人所居的那些地方並沒有歸屬感,他最願意呆的就是河北這一帶,燕雲十六州附近。真定府如此重要的地方,他當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