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頁)
在行進途中,王晨所收編的義軍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就是王彥所領的“八字軍”。
王彥的“八字軍”已經被張所收編,但在得朝廷招撫後,王彥依然單獨領軍,與金軍作戰。因為得朝廷的招撫,王彥又被任命為“八字軍”都統制,慕名來投的其他義軍也是不少,傅選、孟德、焦文通等義軍頭領先後率軍歸附,隊伍擴大到十幾萬人,金軍屢次進行圍剿都沒取得成功。
如今王彥麾下已經有十二萬人馬,雖然這些人馬戰力不能與王晨所領的殿前司人馬相比,但比現在朝廷在編在廂軍卻是要強很多,畢竟他們經常與金軍作戰,實戰經驗豐富,只不過組織紀律性相對於現在的大宋禁軍來說差了一點。這十二萬人馬,王晨並沒將他們打散分編,而是依然以王彥為首領,以自己的權職任命王彥為“八字軍”都統制,聽令於他的親自指揮。
此時的宗穎所部也已經向王晨靠攏,兩部相隔距離才不過百里,宗穎部除了三萬人準備狙擊真定府以東的金國外,其他人馬是準備與王晨一道聯軍攻打真定府及太原。這樣王晨親令的人馬就有禁軍約十四萬,廂軍約十五萬,新收編的義軍及王彥所領的“八字軍”共計十五萬。
從數量上來看,北伐的大宋王師是足夠嚇人的,而王晨接到張浚所傳來的訊息稱,其部已經快速往太原方向進發,估計二十天到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攻至太原附近。張浚所傳來的軍力報告上稱其部有二十萬人。王晨親領的人馬加張浚部,再加折彥質部,加上廂軍的話總兵力有七十萬左右。
雖然說這個數字與大宋禁軍“全盛”,也就是數量最多時候一百八十萬相比,差了一半還多,但這是一個讓王晨自己都咋舌的數字,他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率如此龐大數量的軍隊與敵作戰。
這也讓他非常興奮,他清楚,金國傾全部國力來戰,能湊足三十萬人馬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我大軍數及武器裝備的量佔絕對優勢情況下,王晨覺得他要是不能取得勝利的話,也可以拿刀抹脖子再穿越到其他時代去了。
不過就在王晨信心滿懷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情有點意外
不好的訊息是從折彥質那裡傳來的。
此前王晨打探到的訊息是,金國上層令河北一帶鎮守各城的金軍全部回撤太原府、真定府、中山府,集中兵力防守這一線。這訊息是肯定準確的,太行山以東的那些城池金軍基本撤離,但有一個城池的守軍卻並沒執行這項命令。沒執行這項命令的是隆德府守將完顏撒離喝,他依然率軍死守隆德府,決心在此大敗宋軍,拱衛太原城。
金國皇帝吳乞買確定下詔令讓完顏撤離喝也率軍從隆德府撤退,但完顏撒離喝以隆德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若是保了隆德府,那太原定會無憂;若是放棄隆德府,那北伐的宋軍西路軍就可以長驅直往太原,中間沒有什麼險要的大城可以阻擋宋軍。而且從隆德府到太原這一線,大多地方是山地,不適合騎軍的機動,大金軍隊的騎軍沒可能發揮大的威力。
因此他在上表建議力守隆德府的時候,也自作主張不撤退,一力堅守。
折彥質是以為金人放棄了隆德府,因此率軍快速北進。但在距離隆德府以南約七十里地的時候,他的前鋒人馬遭到了金軍騎兵的偷襲,幸好他一直沒有大意,幾部人馬都是相互協同前進,雖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但前軍人馬大半還是撤退了回來。
金軍在突襲得手後,也不敢戀戰,退回了隆德府。
折彥質在遭到金人的突襲後,也放慢了行進的步伐,六萬禁軍與十萬廂軍及收編的那些義軍一道,慢慢往隆德府壓過去。金軍即使沒放棄隆德府,那折彥質就準備強攻。
隆德府即後世時候的長治市,距離太原約四百里,如果要防守從南向北攻的軍隊,可以說是太原的門戶。也是這一條線除太原之外最重要的一座城池。對於大宋來說,即使太原丟,那守住隆德府,也可以阻滯從這個方面攻擊的金軍西路軍的行進步伐。而對於佔領太原的金軍來說,要是守住了隆德府,那太原也不會受到這個方向行進的大宋軍隊的威脅。這也是完顏撒離喝不願意放棄隆德府的原因。
金軍不放棄隆德府,完顏撒離喝沒率軍回援太原,多少有點出乎折彥質的意外。
但他也完全能理解完顏撒離喝這樣做的用意,如果他是隆德府的鎮將,也是不會放棄率軍駐守這個地方的。折彥質知道。接下來他要硬啃這塊骨頭。
折彥質清楚,如果金軍死命抵抗的話,要打下隆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