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其實王晨令王彥進太行山剿滅昭合的殘部,只不過是對其當日兵敗的懲罰。已經失去了大部兵力的昭合,他那幾千殘部在太行山深處,也不可能生存太久,畢竟金人一直在草原上生活,不習慣太行山這種地形。甚至不需要派出官軍圍剿,他們就沒辦法生存下去,何況太行山內還有許多義軍。
接到王彥的報告後,王晨也對其立下的戰功稱讚了一番,並表示會上表朝廷,替對方求情。但王晨也對王彥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其部繼續轉戰太行山,爭取將太行山內那些義軍和盜匪全部收編,要是有不願意聽從朝廷招安的,那就率大軍剿滅。
王彥這些年一直轉戰在太行山一帶,頗有威望,王晨希望能借連勝金軍的兵威及王彥的名望,讓太行山一帶及整個河北、河東的匪患都消除,還百姓以安寧。
在王彥部好訊息傳來之時,全殲完顏撒離喝的張浚及折彥質部也先後來到太原,與王晨會師。
張浚部先於折彥質部三天抵達太原。而比張浚遲到太原三天的折彥質,在見到王晨時候,就說了自己的不滿。他對張浚搶了他的功勞頗有微詞。畢竟完顏撒離喝部是被他擊潰,並一路追擊的,但最終卻被張浚摘了桃子,最大的功勞被人搶走了。
“折帥,張浚部是本帥命令其南下,與你部一道夾擊金軍完顏撒離喝殘部,本帥知道此戰主要功勞是你部,會如實向朝廷報告,併為你們請功,”不希望部下將領出現爭功行為的王晨也只得耐心相勸,“折帥,本帥覺得,國難當頭的情況下,這種功勞就不要太看重,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殲滅更多的金軍,儘可能快地結束戰事,打金人以措手不及。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的戰事,比完顏撒離喝更出名的金軍將領會被我們擊敗,只要你以後作戰出色,何愁不再立更大的軍功?”
聽王晨這樣說,折彥質依然不太服氣,但在聽到王晨透露了一點訊息,說朝廷準備召張浚回朝任職後,也就沒了話語。
張浚是文臣,不是武將,王晨從吳玠和吳璘兄弟嘴裡瞭解到此人在川陝的所作所為後,大概清楚了其能力。張浚能力還是不錯,但這是指治理地方的能力上,而不是領軍打仗。
張浚的軍事才能可以說不入流,要是令其繼續指揮大軍作戰,遭遇強大金軍攻擊的時候,說不定會遭遇大敗,畢竟以後的戰事不再是川陝之地有太多的地形可以利用,大部都是平原,金軍的騎兵行進速度很快。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以張浚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充分的應對的。在這次攻打太原之戰中就可以看出來,張浚在接到趙桓的詔令後,完全不顧形勢的變化,不理會可以與王晨一道兩軍夾攻太原,私自停止了前進。要是這種情況下,金軍突然發動偷襲,那損失將會非常慘重。
除了軍事,張浚在其他方面能力還是挺不錯的,那不如讓他回朝去發揮他的長處,而不要繼續呆在軍中。有了如此想法後,王晨也向小皇帝寄了密信,將這意思說清楚。趙諶自然不會不從王晨的意,馬上答應。而李綱、宗澤也覺得這樣的提議可行,對趙諶的意見沒提出反對,因此決定召張浚回朝。
“折帥,張浚離開太原後,其部人馬中的一部,將會歸到你帳下,希望你在統領更多人馬後,有更不錯的戰功立下。”聽王晨如此說,折彥質再沒有什麼怨言,在王晨面前保證,在接下來的戰事中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斬獲更多的軍功。
也就在張浚部、折彥質部抵達太原的十天後,朝廷宣調張浚回京任職的詔令也送抵軍中。
在朝廷送來的詔令中,皇帝趙諶盛讚了一番張浚這一兩年來以為朝廷立下的大功,並說為表其功,宣其回京任職,委其為兵部侍郎,並授其郡公爵位,負責兵部事宜。如今的兵部尚書只是個虛職,並不實際掌管兵部事務,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實際管理者,位列宰執。
原本張浚去長安任職也沒打算一直留在那裡,至少在他自己的心中有鍍金的意思,最終的目的是回京任更高的職務。如今終其所願,位列朝中宰執位,他也比較滿意了。畢竟他現在還年輕,才三十幾歲。三十幾歲就位列宰執,那入相是遲早的事。
第一百七十章 一定是焦頭爛額了
在宣調張浚回京任職的時候,朝廷也委劉子羽為新任川陝處置使,接替張浚離開後留下的空缺。
劉子羽也是個能力非常不錯的人物,這些年協助張浚做了不少的事,其能力得到了張浚的稱讚和認可,也得到了其他官員的認同。劉子羽在川陝之地的名聲非常不錯,非常得百姓的愛戴。
其實在歸到張浚麾下的時候,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