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還是要按禮制舉行的。
商量結束後,諸人也都散去,各去做準備了,宗澤令自己手下的幾名屬將協助這些人做事,一則監督這些人的行為,二則發動軍士幫忙。
兩天後,稍顯寒磣的新皇登基儀式在原本舉行大朝會的文德殿進行。參加朝會的人也不少,顯得有些熱鬧。也多虧了這些幫助金人做事的“漢奸”的籌備及捧場,不然冷清的場面非常難堪的。
在眾臣的跪拜及山呼萬歲之下,身穿龍袍的趙諶在王晨的攙扶下,走到御座上坐了下來。
雖然面對一大群跪伏在地的大臣他很緊張,但在王晨的鼓勵下,還是正襟危坐在殿上,並清清喉嚨對眾臣嘉勉了一番,表示自己的決心:“朕今日登基稱帝,父皇和皇祖父尚在金人手中,朕一逃出,他們必定會受到更加多的凌辱,朕對此卻無能為力!除了二帝、數不清的宗室子弟身陷金人之手外,還有千千萬萬的大宋子民陷身北國,淪為亡國奴。朕在此立誓,一定要發憤力強,富國強兵,全力對抗金人,決不和金人言和,要是有人膽敢言和,朕定當嚴懲不怠。一定要想辦法恢復故土,迎回二帝,救我大宋百姓於水火之中,如違此誓言,天地將不容朕!”
趙諶這一番得自王晨教授的話一說出來,將殿下跪伏在地的眾臣都驚呆了,張邦昌、範瓊等人是被嚇的魂飛魄散,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年少、看下來非常懦弱的新君竟然有這等氣魄;而宗澤等原本就力主抗金的人則大喜,他們同樣想不到,在他們眼中膽小無能的趙諶,今日即位後會說出這等有氣勢的話,太讓人驚喜了。要是有人再敢言和,定嚴懲不饒,皇帝都這樣說了,以後還誰敢言和?
趙諶的話說出後,宗澤馬上跟著響應,一再稱讚皇帝的英明。原本想站出來說,二帝在金人手上,與金人強勢對抗的結果只能讓二帝及被俘的其他人處境更怪的張邦昌等人,看到宗澤等人這副樣子後,也不敢站出來表示不同意見。
新皇即位,皇宮內出現了一種凜然的氣勢!
第二十九章 百廢待興
趙諶在眾人的“擁戴”下,正式登基繼位。
尊元祐皇后孟氏為元祐太后,趙桓為太上皇,趙佶為無上皇。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場面出現了,祖、父兩代皇帝都健在,孫輩的皇子即位,這應該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而且趙諶登基後,並未打算更改年號,而是繼續實行靖康年號,這是王晨的“餿主意”,目的就是希望天下人永遠記著靖康之恥。他建議趙諶在雪了靖康之恥後,再將年號改了,那樣也可以給天下百姓以一個交代了,趙諶當然接受了王晨的建議,繼續採用“靖康”年號!
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登基儀式後,趙諶也正式任命了大臣的職務。
以宗澤為樞密使,暫時主管大軍的軍務,呂好問同知樞密院事,張邦昌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事、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馮澥為尚書左丞、李回權尚書右丞。王時雍、吳幵、範瓊、莫儔、徐秉哲等讓人痛恨的“漢奸”也分別被委以“權”各部侍郎職,令他們先好生做事。
現在沒有人可以任命,委以他們職司只是權宜之計,宗澤和王晨已經商議好,待有更多的臣僚來開封后,這些人的職務肯定會解除,並徹查他們在金人南攻時候犯下的罪行,給予應有的處置。
這些各部司主要官員部分任命後,殘宋的權力機構初步復建了起來。
王晨的任命自然不會沒有,他的職務是“主管殿前司公事”,也就是代理的殿前司都指揮使,負責籌建殿前司的人馬。但王晨依然不完全清楚這個職司重要程度是什麼,是什麼階層的官階。
他準備尋機問詢一下宗澤,將大宋的官制和軍制瞭解清楚再說。
雖然對王晨委以這樣重要的任命讓大多人的震驚、不解,但在聽到王晨單獨潛入金人的大營,將趙諶及趙環環和趙珠珠三人救出來的壯舉後,有意見的人暫時也不敢說什麼了。雖然宋朝時候士大夫不要擔心因為說什麼而被皇帝責罪,但非常時期,誰也不敢保證什麼,亂說話可能會惹來**煩的,畢竟現在開封的軍隊掌握在宗澤手中。
宗澤與王晨是同鄉人,關係不是一般的密切,這也是他們顧慮的!
趙諶登基後宣佈大赦天下,並將自己登基的事詔告天下:“嗣天子臣諶,敢昭告昊天上帝:金人入侵,二帝北狩,臣以靖康皇帝之子,奉宸旨以總六師,誓掃金賊,盡復我大宋河山,迎二帝南歸”
這份詔書當然也是出自宗澤的手筆,他將新皇決意與金人死抗到底,要最終打敗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