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部分(第2/4 頁)
得猶豫哼,我若非料得準李克用心思,知道只要他在一日,我便不會枉死太原,此番又豈敢放下天下歸一的希望冒險前來?”
二人正談著話,一隊人馬匆匆迎來,為首一人李曜甚是眼熟,仔細一看,卻是李存進。
李存進義兒排行老三,李曜正欲上前問好,他卻已經看見李曜,高興道:“正陽總算來了!大王一直關注你的行程,今個一早就開始備好接風宴,眼看著時辰不早,都要到中午了,你要是再不來啊,大夥兒都要餓肚子了,好得很,既然來了,咱們自家兄弟也不必說那些個客套話,趕緊先去吃了飯再說!走,走,走!”當年李存孝與李存信爭寵之時,他和李曜便都是一條道上的人,因此他跟李曜說話可比李存勖親近多了。
李曜哈哈一笑,道:“正巧,小弟趕路趕得急,早上還未進食呢,既然大王備了宴,自然要去叨擾,兄長請,存勖請!”
PS:無風自己覺得,北都風雲這一大章,劇情安排可能比較出人意外,不過總算還是很爽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
自前次救援太原與李克用分別至今,李曜這還是第一次回來這大唐北都。如果說上次他看見李克用時,還只是覺得這位曾經縱橫天下的沙陀名將眼底多了些頹廢,那麼這一次,就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這種頹廢已經從精神層面擴散到了身體層面。
雖然他仍是高居上席,乍一看也如從前一般獨目炯炯、鷹視狼顧,但細看之下,卻能從那眼底看到幾分強打精神的勉強。他的身體看起來仍是高大魁梧,但身上的衣服卻比往日冬天時多了不止一件兩件,甚至他過去頗為不屑的虎皮大氅,如今也都穿到了身上。
李曜心中嘆息一聲,暗道:“實難逆料,晉王的身子竟然垮得如此之快說起來,他今年其實也才不過四十五歲啊。精神上的憤怒和壓力若是無法緩解,再加上碰到偏頭痛這樣難以根治的古怪毛病,當真是讓鐵打的漢子也只能一病如山倒。看來我錯了,太過執著於歷史上李克用七年後才病死的成例,以為他這次只是為了騙我北上才故意做出重病模樣,誰料他竟然真的在剛剛走過壯年沒幾年,就到了這種接近於油盡燈枯的境地。唉,早知如此,我就應該帶御醫前來診斷救治才對。”想到此處,不禁有些感傷。
眼見得李曜進來,無論心情如何,李克用面上仍然露出笑容,張嘴欲言,但似乎猶豫了一下,一句到了嘴邊的話又被吞了回去。直到李曜恭敬上前,一如過往地請安之後,他才哈哈一笑:“今冬雪大,難為吾兒萬里迢迢從劍南趕回河東,這份孝心,孤王領了來呀,給秦王賜坐。來,正陽,你就坐孤王身邊。”
其實那座是早就放好空置的,李曜只須謝恩上座即可。他客氣一下,老老實實坐了,又與將星雲集的大殿中與自己交好的一干將領紛紛目光示意。
那邊李克用已然開口,道:“大夥兒既然都已到齊,連正陽和存審、嗣昭、嗣源都全部趕到,那孤王有些話,也就可以說了其實孤王知道,這一次孤王做壽,顯得有些勞師動眾。有人或許不解,因為今年並非孤王整壽,存勖也只是過個毫無所謂的十七(虛歲,實際十六。),為何這麼急火火地將大夥都召集回太原來?”
晉王畢竟是晉王,他一開口,殿中早已安安靜靜,絕無半點喧譁吵鬧。說來也是,連同樣高貴,為一字親王的秦王,也面色端肅地恭聆教諭,其餘人誰敢發出聲響?
'無風注,“一字親王”來源: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是親王,郭子儀封“汾陽王”則是郡王,本書中李曜曾受封隴西郡王,實際上在非格外正式的場合,外人互相交談論及他,就應該稱為“隴西王”。'
只聽得晉王說道:“眼下局勢,大夥兒都是瞭解的,自從正陽入朝為相以來,朝廷數次平定叛亂,從韓建到李茂貞、王建,這些違逆朝廷之叛臣,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孤王身為國朝宗室,見此情形,委實欣喜。若說還有什麼遺憾,那便是汴賊未滅、幽州未復。如今汴賊方面,正陽正扶植王師範在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