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勇沒有露面,全體下馬,躲在草叢中,觀察著回鶻騎兵。
這一隊回鶻騎兵中,似乎有一位職務很高,在眾人的簇擁下,親自渡過渭水,回鶻馬比遼人的馬要高大許多,渭水最深處只及馬腹,回鶻騎兵輕易地過了渭水,來到南岸轉了一圈,沒有發現躲藏起來的侯大勇一行,又涉水到了渭水北岸。
回鶻偵騎不斷把渭水沿岸的情況帶回了大營,吐少度的心本已提到嗓子眼上,匯總了偵騎帶回來的訊息後,吐少度的心才慢慢回到了原位。
周軍在渭水南岸有駐軍,但是,透過近期的偵察,南岸駐軍人數不會太多,估計也就在二千到三千人左右,這個人數,對於擁有上萬人的回鶻精騎來說,不足以構成致命的威脅,最多是製造一些小麻煩。
駐守在秦州東部的周軍,雖說兵力厚雄,可是兩條腿的步兵,無論如何也追不上回鶻精騎。吐少度為了防止秦州東部的周軍尾隨而來,決定派對五千騎兵,發動一場夜襲,真刀真槍和周軍幹上一場,把周軍打怕打痛,讓駐守在秦州東部的周軍主力部隊不敢緊逼回鶻軍,以免回鶻軍渡河之時兩面受敵。
(第四十八章完)
劍指秦川 第四十九章 回鶻大軍(三)
更新時間:2008…12…29 14:08:30 本章字數:5588
侯大勇送了多封密信給王景,在密信裡,侯大勇詳細分析了回鶻人的困境,提出回鶻人唯一出路就是南逃至吐蕃渾末部所佔據的卓尼一帶。
鳳翔軍初到秦州之時,承受了回鶻軍的正面壓力,王景對於侯大勇移師渭水南岸且按兵不動多少有些意見,接到密信後反覆斟酌,最後還是覺得侯大勇所說極有道理。
有了對回鶻軍動向的準確判斷,葛薩帶領回鶻軍費盡心思的表演,就露出了許多馬腳,反而堅定了王景這個老狐狸的信心:“回鶻人定是聲東擊西,想從南邊逃竄。”
吐少度一直把鳳翔軍作為回鶻軍的主要對手,而認為渭水南岸的周軍,只是周軍的一支牽制部隊。
雖說風凌渡已出現了周軍,可吐少度對於用六千精騎奪取一個涉水可渡的小渡口還是很有信心,他最擔心的仍是兵員充足的鳳翔軍尾隨而至,在河岸邊對回鶻軍進行夾擊。因此,吐少度命令葛薩帶領的四千回鶻主力,加緊展開對鳳翔軍的佯攻,以吸引鳳翔軍的注意力,掩護吐少度率領的主力騎兵奪取風凌渡。只要回鶻軍佔領了風凌渡,葛薩率領的精騎,憑藉強大的機動能力,隨時可以擺脫鳳翔軍的糾纏,到達風凌渡口。
在這個思路之下,回鶻騎兵分為兩部,一部約六千人,在吐少度帶領下,乘著夜色,向風凌渡口出發;另一部則是葛薩趁著夜色再次逼近了鳳翔軍的營地。
鳳翔軍營地,軍士們都進入了夢鄉。此起彼伏地鼾聲,成為軍中特有的旋律。
節度使王景治兵嚴到冷酷,若有人在值勤的時候睡覺。第二天就會永遠的睡覺,所以,輪到值勤的軍士,都在各自崗位上,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也如獵狗一樣豎起來。時刻關注著營門外的黑暗之處,不敢有絲毫馬虎。
回鶻騎兵接近營地之時,雖說天黑的伸手確實不見五指,且戰馬馬蹄都包著厚厚的布條,整個大軍沒有發出大的動靜,但是,不敢懈怠的鳳翔軍值勤軍士。還是在回鶻人接近營地之時,吹響了淒厲的較號,把戰鼓敲得震天響。
葛薩見偷襲不成,罵了一句髒話後,發出了強攻的命令。五百名經過準備的回鶻騎兵,飛速的接近營地,向營地裡射出五百支火箭,一時之間,營地裡火光四起,無數營帳、雜物被引燃燒。緊接著,一隊回鶻兵手持盾牌。拖著長木板,很快就把塹壕鋪平,不斷有中箭的回鶻兵掉入了塹壕裡。又有五百手持盾牌的回鶻兵,趁著周軍混亂之機,冒著黑暗中四處亂飛的流箭,透過木板逼近營地前沿。清理掉拒馬木、鹿柴等阻礙物。
鳳翔軍經過短暫混亂之後,在步軍都指揮使王鳳的督促下,弩弓手、長槍手、盾牌手,各自來到指定位置,阻擋不斷攻來的回鶻騎兵。
鳳翔軍為防止敵軍進襲。在營門內建了一個臺子,放置了二架床努。回鶻人襲營之時,專門負責發射床弩的一隊軍士已經上好的巨大的弩箭。王鳳見敵人鋪上了木板,下令:“放弩。”
巨大的弩箭發出雷鳴,向回鶻騎兵群裡射去。回鶻騎兵在營地外隊形十分密集,每一支木弩射出,就如刀切豆腐一樣,在騎兵群中切出了一個大口子,被射中或撞中的回鶻騎手慘叫著落下馬來,僥倖未死的,也被後面的騎兵踏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