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刻注意災民動向,只要災民不殺人放火一律不管。”
蘇榮一聽,急忙上前質問,冷聲道:“四爺,您是皇上指派的欽差,下官無權干涉欽差大人的決策,但是,如果弄出大事,誰來承擔。”
既然撕破臉,四皇子也不用顧忌這麼多了,厲聲喝道:“蘇榮,本欽差告訴你,出了天大的事,本皇子一人承擔。”
“哼!”蘇榮冷哼一聲,“恕卑職公務繁忙,告辭!”說完,蘇榮轉身離去。
四皇子冷冷的看著蘇榮漸漸消失的身影,緊握拳頭,眼中冒著一股殺氣。“你們可聽清本欽差的命令。”
眾人渾身微微一怔,呼啦一聲跪在地上,齊聲道:“下官謹遵欽差大人之命。”
四皇子冷哼一聲,拂袖而去。李衛顛顛的跟在後面,別提多開心了。心中吶喊四皇子威武!
蘇榮回到府邸,立刻修書一封,命令親信連夜送往京城,特意吩咐親信走密道出城。蘇榮隱約感覺到四皇子有備而來,不然不會遇到此事如此鎮定,彷彿這一切都在他安排之中。
第29章 大皇子
揚州城內混亂不堪,但凡家門口掛著“積德行善、有求必應”的燈籠,全都被城內災民洗劫一空。WWw!這些地主老財被逼無奈只好跑到衙門以求庇護。揚州知府吳勤戴罪立功,暫時掌管衙門內一切大小事務,四皇子並沒有多加追究吳勤的責任,現在城內混亂,需要知府出面維護城內治安,安撫被搶的商戶之家。
江蘇官員對此事敢怒不敢言,但有些官員卻聯名上摺子參四皇子,揚州城內有不少店鋪都有官員的份子錢,說白了就是官員的私有財產,只是做了一個幕後老闆罷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皇子的門人,既然江蘇巡撫蘇榮已經和四皇子翻臉,那就沒必要再裝下去了,如果能借此機會參到四皇子,也是大功一件。
大齊國帝都,京城東城小前門,皇子府,整座府邸及能工巧匠打造,相當豪華,佈景很雅緻,見佳木蘢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於石隙之下。
“反了,反了,他這是想造反。”一間書房之中傳出一道及其憤怒的聲音。
說話的人年歲三十左右,一身錦袍披身,生得身材魁梧,儀表堂堂,正是當今成德皇帝的大兒子劉華。
大皇子劉華收到江蘇巡撫蘇榮傳來的密信,打來一看,才知道揚州城內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待怒火平息,大皇子有一絲欣慰。心說如若將此事稟報父皇,一定讓老四永不翻身。
成德皇帝膝下有四子,各個非龍即虎,爭起皇位來一個比一個狠,平時明裡暗裡互相掐。成德並不在意,只要不弄出人命,任由他們互相爭鬥。昔日成德之所以能繼承皇位,就只在爭鬥儲君時心狠手辣,一舉殺掉了其它的競爭對手,成德認為不經歷風雨的花朵,容易夭折,不堪大用。
一名下人快步走到書房門前,“啟稟主子,老國舅到了,正在門外候著。”
“快,快請國舅進來,我說了多少遍,以後老國舅來此,不必稟報,直接進來就是。你們這些奴才就是不長記性,下去令十記家法。”
大皇子話音剛落,一名老者緩慢的走了進來,笑道:“不必怪他們,我在門外都聽見你的叫喊聲了,以後性子要改改。”
老者姓潘名學海,當朝一品,尚書房內閣大臣。潘家本是名門望族,又因與成德皇帝聯姻,如今潘家勢力雄厚全權朝野。
大皇子立即上前攙扶潘學海入座,“舅舅教訓的是,劉華日後注意,”說著,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下人。下人立刻起身退出房間。
“唉!雖說我是你的親舅舅,但也是你們劉家的臣子,不能亂了規矩。我知道你對舅舅好,舅舅心裡很清楚。”潘學海微笑著說道。
“舅舅,劉華有一事請教,近些日子尚書房可有江蘇官員上的奏摺。”大皇子問道。
潘學海思索了片刻,搖了搖頭,“沒有,近些日子我與尚書房各位大人都沒有看見江蘇官員的奏摺,皇上這幾日曾多次詢問江南災情,可四皇子下江南許久,可並未傳來訊息。”
“舅舅請看。”大皇子拿出一封信遞了過去。
潘學海仔細打量一番,面帶肅色,問道:“信上所說屬實?”
“當然,這是江蘇巡撫蘇榮親筆所寫的密信,不會有假。”大皇子正色道。
潘學海又看了一遍信中的內容,看了一眼大皇子,“此事你不要去管,眼下冬至將到,百萬災民如若不能妥善安置,只怕會釀成大禍。此事關係江山社稷,你不要趟這渾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