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還請軍候多多指教。”
“嗯,你忙吧,有空我們再敘。”武軍候點了點頭,揹著手慢慢的走了。劉修一直看著他消失在桃林之中,這才鬆了一口氣,他雖然搞不懂武軍候為什麼問這些,可是他卻感覺到了一種危險,在提到自己力氣的時候,他有意識的說了一個保守數字,其實他一口氣能舉一百個,只是怕嚇著武軍候,這才特意打了個折扣。
看來這天生奇材也不能太張揚,天妒英才啊,低調才是王道。不過這個武軍候這麼牛叉,如果能和他學幾招,說不定以後保命的機會更大一些。
劉修一邊想著,一邊提著水壺回了宿舍,公孫瓚和劉備已經擺好了筆硯等他,一看到他進來,劉備臉上便有些不快,剛要說話,劉修一句話就將他的話堵在了喉嚨裡。
“剛才碰到武軍候了。”劉修一邊將水注到硯臺裡,一邊輕描淡寫的說道:“和他聊了一會,你們沒等急吧?”
公孫瓚驚愕的看著劉修,一方面是因為劉修提著這麼大一個水壺卻跟沒事人兒似的,晃都不晃一下,倒進硯中的水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那個剛剛打敗了他的武軍候居然會和劉修這麼一個心智不太全的人聊這麼久?
他和劉備互相看了一眼,什麼也沒說,低頭拈起一塊墨團放在硯臺裡,然後捏起硯石,一邊想一邊磨墨。劉修給自己倒了些水,偷眼瞟了一下劉備他們的動作,有樣學樣。只是他前世用慣了墨錠,對這種用硯石壓著墨團磨墨的方式不太習慣,而且他那能把石鎖耍得翻飛的手指對磨墨這種細緻活兒似乎也不怎麼適應,剛磨了兩下,手一滑,將硯臺打翻了,引得公孫瓚和劉備兩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劉修也不在意,一邊笑著一邊重新注水,慢慢找到了感覺,將墨磨得濃濃的,這才提起新筆蘸了蘸墨,在硯上舔著,猶豫了片刻,不好意思的對劉備說道:“玄德,這告身怎麼寫?”
劉備嘴角帶笑,頭也不抬的說道:“剛才那人不是說了嘛,不用太複雜,就寫你的名諱,鄉里,讀過哪些書。”
劉修本來打算把他寫的拿過來看看,不過看他這樣子好象沒這意思,也只得罷了,想來這應該和以前填學籍卡差不多,反正自己是個初學者,在他們的眼中又是個粗人,就算寫錯了也沒什麼了不起,你不讓我看,我還不想讓你看呢。
想到此,他便提起筆,用拿手的楷書寫道:“劉修,字德然,涿郡涿人”很快寫完之後,他擱下筆,拿起木簡吹了吹,很從容的放在案上,泰然自若的看著還在寫的公孫瓚和劉備二人。
劉備詫異的看了他一眼,臉上的笑容一僵,手一抖,筆在簡上落了一個大墨點,他有些慍怒看了看,無可奈何的放下筆,拿出書刀,狠狠的削了起來。公孫瓚卻只是瞟了他們一眼,繼續不緊不慢的寫著。
第010章 俗書
等劉備寫完之後,他先到公孫瓚的案前取了木簡,轉身又接過劉修的簡,掃了一眼,眼神一亮,隨即又笑了一聲:“大兄,什麼時候練得好書法?”
“瞎寫的。”劉修哈哈一笑,顧左右而言他:“快吃晚飯了吧?趕了一天路,我都有些餓了。”
公孫瓚聽了,也湊過來看了一眼,眉頭一皺,剛要說話,卻迎上了劉備的眼神,便又把話嚥了回去。劉修的書法是好看,可是他卻犯了一個錯誤,在漢代雖然已經出現了楷書、行書,草書也出現了,但這些都稱為俗書,寫書札啊什麼的都沒問題,但是寫正式文書時,卻必須用官書,也就是隸書。他們寫告身,這是給先生的第一印象,當然應該用隸書以示莊重,劉修用俗書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是不尊敬,哪怕他寫得再好看也是不對的。這就和後世考試一樣,你能在上面寫草書嗎?哪怕你是草聖,最後也會觸黴頭。
公孫瓚本想提醒劉修,可是一想到劉備都沒提醒,自己一個外人也不好多管閒事,又不想以後被劉修責怪,索性裝作沒看見,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劉備拿著三支木簡出了門,心裡有些猶豫,他是想趁機看看劉修的笑話,以洩一下這兩天積累的不快,但是現在有公孫瓚在側,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剛才一時衝動,他用眼神制止了公孫瓚,現在頗有些後悔,覺得這麼對付劉修實在有些過份,可是再回去提醒劉修,好象也不太合適。
劉備進退兩難,想了好一會,還是硬著頭皮走了。交木簡的時候,他為了不讓人看出破綻,故意將劉修的告身夾在中間,然後退了回來。中途去看了一下吃飯的地方,在外面磨蹭了好一會才回屋。公孫瓚躺在床上,閉著眼睛,也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