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好了,讓望子成龍的老爹都有些承受不起,他帶著笑,有意無意的說道:“阿翁,我這是不是也給列祖列宗增光了?”
劉元起得意的瞟了他一眼,卻出乎劉修意外的搖了搖頭,嘴一撇,不以為然的說道:“你知道我們祖上出過多少人才?你現在雖說進步不小,可是跟他們比起來,你還差得遠呢。小子,休自滿。古賢人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你要時刻牢記在心裡,須臾不可忘。”
呃,劉修自討沒趣的摸了摸鼻子,引著劉元起進了桃園,請他坐下,劉備已經勤快的端上了茶水。劉元起一邊從隨身的包袱裡拿出一卷帛書,一邊打量著劉備。
“玄德,這兒住得還好嗎?”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套新衣交給劉備:“喏,這是你阿母連夜做好的,讓我帶來了。這還有兩雙草鞋,你們兄弟倆一人一雙。”
劉備捧著草鞋,露出一絲傷心:“阿母還好嗎?”
“好。聽說你們書讀得不錯,村裡的人都誇呢,說你們兄弟倆做了大儒的學生,以後是個人才。你阿母走路都帶笑,說起話來聲音也響了三分。”
劉備眼睛一紅,連忙低下了頭,慚愧的說道:“大兄已經是盧師的升堂弟子,我比他差遠了。要不是有大兄激勵我,我險些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
劉元起掃了劉修一眼,輕輕的搖搖頭:“玄德,你這說的什麼話?你是獨子,阿修也沒有其他的兄弟,你們當然應該互相幫助。兄弟須同心,其利可斷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教你們嗎?凡是能成一番事業的,哪個不是兄弟齊上陣,親親賢賢,這親可不就是同族兄弟?”
“阿伯教訓的是。”劉備連忙點頭答應,劉元起把目光轉向劉修,劉修不敢怠慢,也點頭應是。劉元起這麼笑了,推過那捲帛書道:“這是我找來的《太史公書》中的《高祖本紀》,你們用心學習,至於其他的,我還在找,到時候再帶給你們。”
劉修接過帛書,開啟看了一眼,見帛書陳舊,已經有些泛黃,摸起來手感也有些硬,邊緣都已經磨損了,看來年頭已經不短,蠅頭一般的小字抄得密密麻麻的,字型古拙,而且篆意頗濃,和現在通行的隸書相差甚遠,一股古意撲面而來。
這大概真是個兩百年前的東西。作為古玩行業的作為高手,劉修一下子就掂量出了這份帛書的年份。
劉元起見他慎重,也提醒道:“你們可小心些,這是我好容易求來的,千萬不能有什麼破損,否則可賠不起。”
“阿翁放心,我待會兒便抄寫一份。”劉修小心的把帛書收了起來,轉身拿過一本書,獻寶的送到劉元起面前:“阿翁你看,這是我們三個這幾天剛剛完成的書,師兄名之為《東胡志》。”
劉元起眼前一亮,接過那本樣式新奇的紙質書冊,翻來覆去的看了一番,連連點頭:“這樣好,這樣好,讀起來又方便,看起來也輕巧,再也不用擔心錯簡漏簡了。”
第066章 太史公書
這是劉修和劉備、張飛一起“商量”搞出來的線裝書,比起簡策或者帛書來,這種式樣不論是從實用上還是從美觀上都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盧敏看了之後非常滿意,誇他們三個是“眾智成城”,智慧的智,三人為眾,倒是正好契合,搞得劉備和張飛興致勃勃,越的精益求精。這兩天他們跟著劉修練習書法,初步得到了書中三昧,那勁兒可跟小年青剛嚐了男歡女愛的甜頭一樣樂此不疲。劉修當然不會浪費機會,就讓他們按照新書的樣式一人重抄了一份《東胡志》,盧敏取了一本,現在手頭還有一本,另外還有一份是劉修所書的原稿,卻是手卷式的。
劉元起津津有味的看了一會,劉備陪著說了一會兒話,起身出去找張飛,留下劉修陪著。劉元起又翻了兩頁,這才愛不釋手的放下書,關切的問了一句:“胸口還痛嗎?”
劉修正好要問他這事。這兩天他練習行氣訣訣進步很快,已經能吸氣入腹,只是他依的還是自己那個緩緩而行的法子,和這行氣訣的名氣可有些不太相符,他不知道自己是對了還是錯了,要向老爹問個明白。萬一練得不對,走火入魔了可不得了。
“是這樣?”劉元起有些意外的沉吟了片刻,捻著鬍鬚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適的地方?”
“這倒沒有。”劉修搖搖頭。這幾天練下來,他雖然覺得睡眠不深,似乎半睡半醒的,外面有什麼動靜都能感覺得到,但早晨醒來的時候卻沒有疲倦感,相反覺得精神抖擻,精力過人,練武的效果也非常不錯,現在已經能一刀劈開三尺長、兩尺粗的木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