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3/4 頁)
予嘉獎。陸炳讓李祥鎮守北疆的原因是因為李祥以前就駐紮在邊疆,知道該如何對敵騎兵部隊,也知道北疆的氣候地質,瞭解對手的一切,如此一來才可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另外,不論是西涼,還是韃靼,亦或是位於偏中位置的準格爾和鄂爾多斯與李祥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往。所以初期,讓李祥來駐守,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平時還插手商道的公平以及通商安全問題等等是十分恰當的舉措。即便現如今新**政分權,對北疆的變動卻也是最少的,可以說李祥依然是手中事物最多的軍政大臣。
如今這些優勢反受其累,李祥因為牽扯了太多,故此必定陷入左右為難之地,管不是,不管不仗義,日後工作不好開展。陸炳回覆讓李祥暫且觀望,允許放準格爾部進入新國境內避難,但若西涼不踏足新國國境,不準出兵相助。有這樣的結果,已然是出乎李祥之外了,讓李祥也好做了一些,否則雖然明白孰輕孰重會作壁上觀,但內心肯定會受到煎熬。於是李祥感恩戴德回覆陸炳,定當誓死效忠保證不辱使命。
就當西涼準備發動總攻的時候,國內卻傳來訊息,聲稱西方的烏克蘭國和俄羅斯對西涼發動了戰爭。西涼國土東西過長難以顧及的缺陷顯露出來,西涼放棄了戰果,急速賓士而回,韃靼趁機奪回失地。西涼十分重視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進攻,因為兩國作戰強悍,乃是西涼的舊敵,只不過因為後來的其他版圖擴充才暫且止了兵戈。估計現在他們定是看到西涼大軍遠征韃靼,這才趁機偷襲的。烏斯藏、俄羅斯、白俄羅斯乃是古羅斯民族所建立的基輔羅斯國分裂而出的,版圖極大民風彪悍必須以鐵血強勢才可鎮壓下去。
韃靼各部落聯軍歡欣鼓舞,大感是上蒼給的恩惠神靈的庇佑,四處翻下馬匹激動地高呼“騰格里神”。先前韃靼曾與大明為敵,現在與新國交好,但兩次西涼都險些把韃靼打的大敗,隨即就是奔走逃離最後滅亡。但一次是國內發生叛亂,這次又有強敵來犯,不得不稱讚韃靼的好運氣。
不過韃靼的眾部落首領們並不是那麼好騙過的,他們不相信運氣一直會圍繞著韃靼,日後西涼再來侵犯,還會如此好運嗎?那就說不定了。
而如今韃靼的財力已經耗光,各部落簡直都是入不敷出,好在韃靼治國沒有什麼太大的投資,部落大多都是遊牧民族罷了。不過即便如此,來年西涼若是打敗了敵軍,這個好戰到一時不打仗就難受的民族,只要戰爭一結束就會立刻調轉過來對敵他們兩次出征都未拿下的韃靼。同時,如此一來在戰略上也對新國形成了合圍之勢,所以西涼必取韃靼,這一切自然也沒瞞過韃靼上層的眼睛。
為今之計,能與西涼抗敵,只有有仁義之國的新國了。於是韃靼決定不走國書行事,為表尊敬,各部落可汗組團透過李祥牽線,彙報陸炳準備親赴面聖,一來尊重二來事大,更作為先前陸炳駕臨的禮尚往來。
陸炳沒有弄得太隆重,因為在陸炳看來這樣勞民傷財弄什麼面子歡迎儀式實在是沒必要,不過百姓還是自發的來看西洋景,更有好事者聲稱什麼萬國來朝,為此興奮不已比自己娶了媳婦都高興。畢竟曾經屈辱的歷史太多了,所以新國所做出的一切,都能讓百姓歡呼雀躍欣喜無比。
縱然陸炳沒怎麼多準備,可繁榮的新國人口眾多貿易昌盛科技發達,並非一處一地顯著,而是自從入境後各地都如此欣欣向榮,這給了可汗們極大的震撼。他們暗自感悟,即便新國隨便挑出來十個來個小城,就可抵擋上整個韃靼草原的歲入總和了。有這樣富庶的土地,發達的科技,以及那些看著可汗雖然好奇歡欣卻又不悲不亢的國民,新國焉能不強?
其實可汗們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相生相依的,只有君明國才可強,國強了民才富,民富則又促進了國家的強盛。他們同樣不知道陸炳並未動用官方力量迎接,只不過做相應的接待罷了,百姓都是自發前往,看個新鮮罷了,否則那等盛世非得把可汗們嚇傻了不可。但可汗們久居草原,哪裡見過這個,還以為陸炳十分重視,各個心中有了譜。
沒想到的是,當他們進入紫禁城,被紫禁城的宏偉壯麗震撼之後,卻當頭被潑了一頭冷水。陸炳不要什麼平時朝貢稱臣,而新國提供保護的藩屬國,要麼完全降服,要麼就做個友好鄰邦就行了。這是陸炳所謂的原則問題,絕不會因為各種條件而改變。陸炳盡讀歷史,對藩屬國這種聽起來好聽,看似兵不血刃收復版圖的行為深惡痛絕。
人都是敬畏強者的,國與國之間亦是如此,怎麼可能不勞而獲得到大片土地。人家朝奉,你就要賞賜,一來一回於國家無益,反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