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3/4 頁)
,進攻號角吹響,參戰各部極度疲憊中的堅決令人既欣慰又悲愴戰鬥伊始,德軍全線渡河突擊,沿岸配置的坦克、突擊炮、步兵炮以及迫擊炮構成了異常密集的壓制火力,蘇軍一方似乎受到了兵力調動以及彈藥補給的困擾,最初的反擊顯得虛弱無力。若是德軍擁有像樣的渡河船隻,這一鼓作氣的進攻很可能就在對岸開闢出了更多的支撐點 莫斯科河的河面說寬不寬,說窄也不窄。即便在河面最狹之處,德軍那簡陋、笨拙甚至令對手啞然失笑的渡河工具即便在沒有遭到阻擊,完成渡河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似乎也察覺到了德軍處於強弩之末,在一部分德軍已經登上河岸的情況下,蘇軍指揮官果斷派上預備部隊加上沿河陣地的防禦,一隊天黑前才完成搶修的坦克,囊括了KV…1、T…34、T…26、BT…5、BT…7等等各種型號,從克里姆林宮北側出發,直接駛過紅場前往河岸陣地,雖然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並沒有出現在他熟悉的檢閱臺上,但蘇軍大本營的許多高階將領此刻仍堅持在克里姆林宮辦公,這種異乎尋常的勇氣對決註定成為戰場的經典場景 蘇軍坦克以及預備隊的出現,對戰場形勢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戰術配合難以發揮作用的隔河對射,蘇軍雖然損失了幾乎所有的輕型坦克,但僅有的兩輛KV…1和一輛T…34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的稻草”。德軍殘存的坦克和突擊炮被迫離開富麗堂皇的河畔,已經渡河和正在渡河的部隊也隨之陷入到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朝著勝利出發的戰鬥悄然演變成了斯巴達三百勇士式的悲壯。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永遠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天漸漸亮了,灰濛濛的雲層遮蔽了絢爛的朝陽,德國第4裝甲群所屬部隊中的大多數依然滯留在莫斯科河南岸,面對蘇軍近乎瘋狂的反撲,成功渡河的四千多名官兵和三十餘輛坦克裝甲車只能勉強堅守橋頭堡,而令他們感到萬念俱灰的是,蘇軍出動數十架轟炸機對橋樑殘骸以及他們辛苦搭建起來的浮橋實施低空轟炸,儘管德軍防空炮火前後擊落了9架蘇軍戰機,但這種不惜代價的空襲最終還是獲得了成功——處於進攻態勢的德軍裝甲部隊被分隔在了河流的兩岸,孤立之部命運岌岌可危 一夜之間,局勢的急轉直下令第4裝甲叢集的指揮官們陷入了近乎絕望的境地,唯一讓他們感到些許安慰的訊息是,由克萊斯特所指揮的第第2裝甲叢集經過連夜苦戰均已突破蘇軍戰線,其先頭部隊到莫斯科分別還有90和120公里,若是沿途暢通無阻,這點距離半日即至,可惜的是,這看似狹窄的區域內所集結的蘇軍部隊少說也有二十萬之多 'yxg。cc'
第30章 時局變幻
第31章 秋意
第31章秋意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聖納澤爾的盛名既歸功於繁忙而美麗的港灣,也得益於規模驚人的“諾曼底”船塢,它的出現可謂是法蘭造船業的奇蹟。誕生於此的超級遊輪“諾曼底”號排水量達到8。34萬噸,是二戰爆發前當仁不讓的“海上明星”,當時任何一艘戰列艦在它面前都不免黯然失色。更叫人咋舌的是,這艘體形空前的巨輪在跨越大西洋時竟創下了31。69節的平均航速 時光飛逝,當1941年的秋天悄然到來之時,作為法蘭西的驕傲,“諾曼底”號已經在紐約港白白耗費了兩年的光陰。至於法國西海岸絕無僅有的巨型船塢“諾曼底”,自戰爭爆發以來再沒有建造過一艘艦船。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座船塢多次成為德國海軍大型艦艇的修理船塢,並對俘獲自英國的戰艦進行過改裝。這一次,進入船塢進行檢修的是大名鼎鼎的快速戰列艦“格奈森瑙”號,它與自己的孿生姊妹“沙恩霍斯特”號在大西洋巡弋時遭遇暴風襲擊,肆虐的風浪導致它槳舵扭曲變形,於是就近進入聖納澤爾港維修。 就在“格奈森瑙”號抵達法國的第二天,旅居於此的羅根也迎來了一位老熟人。 “好久不見尊貴的空軍元帥閣下!” “好久不見,尊敬的海軍上將” 握手致意之後,羅根彬彬有禮地請羅爾夫。卡爾斯——曾在蘇格蘭高地之戰中親密合作過的海軍將領,在海濱別墅的小花園中落座。除了警衛之外,這裡並沒有專職的僕役和廚師,艾薇兒親自煮了咖啡送來,就像是普通人家在招待尋常客人。 “元帥好雅緻啊,等過兩年退役了,我也準備找個安靜的地方度過餘生”卡爾斯心直口快地說,“可是元帥,這樣的生活似乎並不適合您這樣的年輕人啊” 卡爾斯今年56歲,恰好是羅根的整整兩倍 羅根神色有些黯然,但心緒不再有大的波動:“生活的形式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