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這一點,都上前開玩笑,讓崔紹到時候不要吃獨食,也分一些給他們,崔紹欣然應允。
一鍋紅薯被吃了個乾淨,眾人都是紛紛議論,李世民問榮達道:“這紅薯如此美味一定很稀少吧。”
“陛下,這紅薯和土豆一樣都是高產量的東西,今年益州一共收了一百二十萬石的紅薯,並不算稀奇。”榮達老老實實地回答。
“一百二十萬石!”
“老臣的耳朵沒聽錯吧!”
“胡說八道吧,這是!”
“”
朝堂上立刻炸了鍋,一百二十萬石的糧食足夠二十萬軍隊吃一年零三個月,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
李世民動容道,“你沒記錯,是一百二十萬石?”
“賤奴萬不敢撒謊,這是殿下親口說的,而且這只是四萬畝地的收成。”榮達恭恭敬敬地說道。
李世民聞言更加興奮,來回踱著步子,口中念道:“真是天佑我大唐,有了愔兒鎮守成都府,大唐何患無糧,現在諸位愛卿該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了吧,只有愔兒能讓成都府成為大唐的天府之地。”
這麼多年朝臣們還沒見過李世民這麼高興過,李承乾和李泰神色晦暗,李愔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長孫無忌和五姓七望的官員突然感到很無力,李愔太能折騰了,而且每次折騰都是在狠狠抽了他們臉,而這正是李愔展示給他們看的,這就叫硬實力。
第一百七十九章 漸變的形勢
(感謝hien涵,方塊=搬磚的打賞,上午突然停電,稿子全沒了,哭死!
“長孫閣老,你倒是說句話啊?”
眾臣品嚐過紅薯都是讚不絕口,大部分朝臣都是對李愔不乏讚美之詞,李世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太極殿。
望著一臉焦急的盧進,長孫無忌惱道:“你讓我說什麼?讓皇上逼迫李愔把紅薯這種東西也給我們種植?”
“是啊,長孫閣老你難道就一點也不心動嗎?四萬畝地就可以生產一百二十萬石的,我們盧氏的土地何止百萬畝。”盧進勸說道。
盧進這麼說長孫無忌越是著惱,他明白這些士族的心思,只是他更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上次逼迫李愔的事情已經讓李世民對他有些疏遠,長孫皇后也勸他不要再和這些門閥士族攪在一起,這話從長孫皇后口中說出和從李世民口中說出沒什麼兩樣。
“盧大夫,我勸你一句還是不要再瞎折騰了,如果以前皇上對李愔還有些疑慮,現在對他已經是徹底相信了,你沒看見皇上的表情嗎?就是擊潰頡利的時候他也沒這麼高興過。”長孫無忌一邊走一邊說道。
盧進還是有些不甘心,這麼多好東西他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心裡就和貓抓一樣難受,“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有!”長孫無忌蹦出來一個字。
盧進喜道:“還請長孫閣老明示。”
“不要再去招惹李愔,他想給的自然會給,他不想給的,你強要也要不到,明白了嗎?”
李愔徵兵的事情朝堂這邊已經知道了,以前他想用戍邊把李愔束縛住,沒想到這反而成就了李愔公然招募軍隊的藉口,如今的李愔有兵又有糧,而那種名震長安的弓箭和橫刀,他不相信李愔只是生產了幾把送過來當貢品。說不定益州的軍隊已經裝備,面對一個有兵又有糧,深得皇上信任,還十分聽話的藩王,長孫無忌突然感到深深的無力,如今誰還能逼李愔呢?
“這長孫閣老!”盧進呆在原地,而長孫無忌則是搖著頭離開。
另一邊。崔紹和李恪並肩同行,他們的身邊環繞著不少大臣。大都是說著恭維的話,李恪和崔紹不時笑臉相迎,禮貌的回敬。
“六郎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啊!”身邊的大臣都離去,李恪感慨道:“我這個當哥哥有時候都不忍不住嫉妒他了。”
崔紹點了點頭:“誰說不是呢!當年我還曾因為鶯鶯的婚事著惱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確實感到這真是崔家之幸。”
“呵呵,那時的六郎惡名滿長安,崔侍中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這回皇叔把李晦送去益州倒是讓我有些意想不到。”李恪道。
“河間王一向精明。這李晦和李愔當年又是摯友,他不過是為了李晦謀個出路而已,說起來,我崔氏一族也去了七個子弟,他們一開始去益州都是頗為不願意,現在倒是來信一個個對益州充滿讚美之詞,大有要在益州終老的意思了。”崔紹說完不禁笑了起來。
李恪嚮往道:“我也是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