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的感激。
“都給我起來!不許跪著,咱們唐人的膝蓋骨,除了跪父母,跪天地,其他的任何時候你們的膝蓋骨都要是直的,不能打彎,就算是到刀架在脖子上,你們也要站著死,這才是咱們唐人的骨氣,明白嗎?”李愔喝道。
擦了擦眼淚,佟年站了起來,道:“是,殿下,老奴記住了。”
管思興心神震動,這一次他對李愔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殿下之言,我等也將銘記在心,丟了腦袋也不能丟了一個民族的膝蓋骨。”
李愔呵呵笑道:“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本就要堅持,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尊嚴,扯遠了,我們繼續說商會的事情,盛唐商會作為商務部之後,盛唐商會屬下的產業將作為封地上的國營產業,盈利除了上繳所在地州縣之外,剩餘的利潤將全部納入國庫,用於封地建設。”
“殿下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正常對盛唐商會徵收賦稅了?”管思興道。
“沒錯,和其他民間資本一樣,同樣可以徵收賦稅,這次叫你們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也就說以後王府的產業不再單獨立項,而是全部納入府庫,益州這次將作為第一個改革的地方。”李愔說道。
“是,殿下!”這件事他早就希望李愔可以做了,因為沒有財政的支援,很多事情都要經過繁瑣的程式才得以實施,現在他可以放手去搞建設了。
一開始的激動過去,佟年漸漸冷靜下來,道:“殿下,工坊技術的事情如何開放給其他商人?”
“這個就是我把你們都找來的原因了,思興你讓益州的市易司和盛唐商會配合一下,建立一個商標和專利的管理的機構,盛唐商會的各項技術將以專利的形式轉讓,讓使用這些技術的商家支付專利費,同時把商標也推廣出去,生產的東西必須貼上各自的商標,以免市場的混亂。”李愔擰著眉頭道:“至於具體的細節,會有專門的人來指導你們,你們要虛心學習。”
“是!”兩人同聲應道。
又和兩個人商量了一些細節問題,李愔讓他們兩個部門自己協商,他則是回了王府。
經過幾天的籌備,又加上李冉派遣人過來指導,管思興開始把相關資訊公開在盛唐商報上,而這條資訊一公開頓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的商人湧入到盛唐商會的接待處詢問這個事情,而盛唐商會的接待人員開始負責給他們講解具體的事宜。
不過,和煤球爐一樣,這次對民間資本的開放只是侷限於李愔封地上持有益州身份證的商戶,而這個政策一推出,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大批商人從大唐各處湧入益州要求加入益州本地戶籍,他們不同於農戶被土地所拘束著,是可以流動的自由人口,而李愔也沒想到這個民間資本的開放居然引起了商人的批移民潮。
而對於這種意外之喜,李愔自然是來者不拒,不過想加入益州戶籍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些商戶是必須在益州進行投資的,也就是說產業必須在益州才行,而這頗有些投資移民的影子,但這個條件卻的確對益州是大有裨益,因為大量資金的入駐,不但快速增加益州的稅收,加快民間資本的成長,同時實現工業革命也更加便利了。
“殿下,統計出來了,只是十天的時間,就有一萬名商人到武侯亭申請加入益州戶籍,這其中,波斯等外域商人也佔了很大的比例,據說廣州居住的二十萬各國商人現在都把目光放在了益州,這樣說的話,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商人加入益州戶籍,只是這些外域的商人給不給他們辦理戶籍證明?”這戶籍的事情歸蘇沫兒管理,李愔讓他統計之後,她很快把事情辦妥了。
“辦!為什麼不辦?這是好事兒,也可以體現我們益州對所有商人都是一視同仁的嘛!”李愔看著紙上的資料得意地笑道,這上面統計的都很詳細,就是這些商人原來的籍貫也是一清二楚。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公開會議!
(四個月連軸轉,一天未斷更過,作者君是在用生命換人品啊,不過這幾天身體真心有些吃不消了,這兩天總是不在狀態,精神不振,今天和明天還是兩更吧,後天恢復三更或者四更抱歉了!)
見李愔如此高興,蘇沫兒也是笑了起來道:“殿下的這個法子可是把整個大唐的商人都吸引來了。”
“我也沒想到效果這麼好,看來果然是開放民間資產才是發展之道啊!”李愔說,頓了一會兒,他又道:“不過你的工作要忙一些了,這麼多人湧入益州,裡面肯定良莠不齊,你要仔細甄別,把社會的治安管理好了。”
蘇沫兒笑道:“這個還請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