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1/4 頁)
枷搿�
但要實現這個就需要放電影和拍電影的裝置,而自從有了智慧人李愔更加堅持自主生產的思想,爭取用得上自己的產品,所以他並不打算去現代購買電影裝置回來,而是讓李冉運用目前益州自己的工業能力把這些個裝置搞出來,除非一些不得不購買的材料非得他動身回現代去。
“目前只能使用膠片製作電影了,這個倒是可以辦的到。”李冉在聽取了李愔的想法之後說道。
以前李愔就交代過桃園嘗試生產鎂光照相機和膠片電影機,但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現在李冉如此說,那說明現在這兩樣東西已經有了眉目了,“什麼時候可以生產出來?”
“如果殿下需要的話,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了,因為有些材料殿下不買,只靠我們自己的話會需要一些時間,畢竟這一個月雖說我們已經完善了一部分工業系統,但還有不少的缺失,而影像之類的產業都被放後了。”李冉回答道。
“那好吧,這也不是著急的事,還是以你的事情為重,儘早把工業體系建立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生產工業裝置投放到民間了。”李愔無奈地鬆了鬆肩膀。
“是,殿下,這才是明智的選擇,科技就是生產力這是一個真理,在我們的那個時代,人類基本不需要體力活動了,因為都可以被智慧機械代替,而殿下所處在的這個時代還是一個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代,幾年的連續的自然災害就足以毀滅這個王朝,無論這個王朝的領導者是英明還是愚蠢,百姓們關心的只是肚子,這也是為什麼殿下能夠順利掌管這片封地的原因。”李冉說道。
李愔來了興趣,他和一直都是和李冉討論技術和工業方面的事情,還沒有說過關於政治上的問題,他把自己目前的情況和他說了一下,又談及皇子之爭,問李冉有什麼建議。
“我認為殿下目前的策略是對的,沒有什麼需要更正的,優勢資源集中在一個小的地方可以讓這個地方高速發展,但放在整個大唐只會延緩工業的發展速度,殿下目前也不需要刻意而為,就如同密度高的東西一定迴向密度低的地方擴散一樣,當益州的工業飽和了以後,自然會向其他地方蔓延,這就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個道理,當本土工業獲得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商人們自然會尋找成本更加低廉的地方投資,如果說建議的話,我認為殿下不應該再把一些商品再死死握在自己手裡,因為這對益州的發展沒有好處,殿下現在是個統治者,而不再是個商人,眼光要放在你統治的這快土地上。”
“哦?繼續說,那下一步我該怎麼辦?”
“很簡單,開放技術,允許民間資本發展,盛唐商會不能再把持著一切,殿下只需要把能源,軍工等相關國家命脈的產業掌控在手裡即可,這樣也可以避免可以操控國家的財閥出現。”李冉分析道:“而且桃園的工業體系一但完成,就是工業的大發展時期,只是單純依靠殿下的力量是不行的。”
李愔點了點頭,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以前還是小打小鬧的時候自然可以把什麼好東西都護在手裡,但現在是行不通了,他必須要用統治者的目光去看,當年的Z國若不是及時開放民間資本,今天可能還會和C國一樣,連泡麵都生產不出來。
“好吧,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了,一些民用產業也的確可以開放了,盛唐商會將慢慢放棄一些低含量的技術產業,只負責掌管高階技術產業,不過你也要派遣人把商業市場和律法建立健全,免得出現商業市場的混亂。”李愔說道,能源,鹽業等產業才是以後賺錢的大頭,他打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這些壟斷行業上,那些本小利薄的民用產業就給百姓們吧,這樣就可以實現雙贏了,富民還可以強國。
開放民間資本方面李愔下了決心,接著他又道:“那目前本王和長安方面的關係你認為該如何處理?不如給我個建議。”
李冉聞言,道:“這個問題殿下心裡應該早就有了決策,以殿下今日的勢力和力量,任何一個登基的皇子都無法容忍殿下存在,到了那個時候只有兩個情況,殿下自立,或者是戰爭,但是後者北方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最後或者妥協承認殿下自立,或者被殿下消滅,但是根據殿下目前的作為來看,殿下似乎在借商業的名義開始在北方開始施加自己的影響力,但在民間施展影響力的同時,也在朝廷中培植自己的勢力,至少是讓官員們認同殿下,所以說,殿下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了,之所以殿下現在還不慌不忙,是因為李世民尚在,大可以慢慢佈局吧!”
第二百七十八章 民營產業的開放效應!